APP下载

关于改进高校思想教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997-02-02张立明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1期
关键词:教育课讲授内容

张立明

10余年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课在启迪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示了愈来愈强的生命力。但是,这门课在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在高校的地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改进这门课的内容和方法谈几点粗浅看法。

1.思想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始终富于时代性。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渴求新知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他们对现实社会发生的各种问题非常敏感。改革、开放的国策打开了他们了望和观察世界的窗口,进一步拓宽和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变,审美标准在变,生活方式在变,道德观念也在变,竞争意识、参与意识、社交意识、民主意识等都远非70~80年代的大学生可比。他们已不满足过去熟知的传统思想教育内容,而迫切需要了解和培养与当今时代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品格。

然而,据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已开设的思想教育课在教学内容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概言之:时代性、专业性薄弱,雷同陈旧的内容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新鲜感;层次性、针对性差,理论说教多,对学生思想实际研究不够,缺乏亲切感,一些教师给学生进行的不分层次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的系统讲授和理论灌输,已使许多学生感到不以为然,未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摒弃已经陈旧的内容,把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量新观点、新概念、新意识不断地慎重地纳入教学内容,使这门课与变化着的时代和变化着的大学生心理相适应,始终具有新鲜感。二是,要努力发掘传统观念所包含的时代意义,不断给它注入新的含义。三是,要有选择地邀请社会上的改革者、企业家做专题报告,不断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适时聘请出国考察归来的学者、教师介绍国外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大学生的境况,使学生通过对比,确立正确的民主观和法制观。四是,要求学生通过广播、报纸和电视,关心国内外形势。五是,要求教师经常留意思想教育界、法学界以及伦理学界各种观点的变化和争鸣,从多渠道获取新信息,汲取新知识,使这门课经常保持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性。思想教育课应该体现其院校特点,比如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师范院校要注重师德教育,医学院校要注重医德教育,理工院校要注重科技道德教育,等等。但是,国内现行思想教育课内容大都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思想品德和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不甚了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造就出大批能够卓有成效地组织和领导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厂长(经理),能够有力地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推动技术进步的总工程师,能够切实加强企业经营提高效益的总经济师……”。这样的高级建设人才,决不是仅仅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就算合格,他们还必须具有与其职务、职能相称的思想觉悟和较高的道德品质,必须懂得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厂长、经理、工程师摇篮的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摇篮的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医学院校等等,它们的思想教育课内容,必须突出专业性,要有自己院校、自己专业的特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四个现代化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教育,定期聘请本校或校外有影响有建树的学者、教授、教育家、科学家进行专题教育。

3.内容要注重层次性。当代大学生在觉悟程度、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教育课必须要注重层次性,因材施教。如果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那么,这种不切实际的一概而论的高标准,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或是意义不大的空洞说教,在这方面许多高校都有过收效甚微的教训。因此,思想教育课必须充分重视教育的层次性,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合格的大学生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又要兼顾较高层次,对学生中思想觉悟较高者提出较高要求,促进他们尽快成长。这样做才能真正把教育落到实处。

4.内容要讲求成效性。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旺盛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他们渴望探索、了解、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由于他们涉世不深,思想方法比较简单,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往往处于知之不多、模糊、偏激甚至错误的状态。因此。身负启迪学生良知重任的思想教育课,必须加强对学生普遍关心问题的研究,要给予有见地、有说服力的回答,要给予理论上的有权威的说明和澄清。这样,学生就会视这门课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增强这门课的吸引力。

思想教育课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很难实现拨动学生心弦、启迪学生良知、增强法律意识、塑造理想人格这些目的的。教学实践证明,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课内容,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具体说来:

1.要增强课堂讲授的生动性。一堂成功的思想教育课,除了讲授内容要观点正确、理论严密、富有知识性外,还应做到风趣、生动、感人。要增强讲授的生动性,就要:(1)认真备课。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要舍得花时间去查阅书刊资料,从中认真筛选和择取思想性强、新鲜感人的例证。(2)注意语言表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生动的气氛,这样就有可能达到使学生入耳入脑的教学效果。

2.精心安排和组织课堂讨论。许多院校的思想教育课都辅以课堂讨论的方法,注意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成功,真正使讨论富有成效,就要:(1)教师在讨论前要布置学生认真准备,事先确定重点发言人。(2)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加讨论,对学生讨论激烈的问题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纠正。

3.坚持经常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就无法讲好思想教育课。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就要深入实际,进行经常的调查研究。可采用:(1)无记名问卷形式。在讲授每次课、每个章节之前,由学生把感兴趣的、不甚理解的甚至不同的观点都扼要、明确地书面提出来,经任课教师认真备课之后,再讲给学生,这样,就能使讲授做到有的放矢。(2)师生对话。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宿舍,与学生面对面、心对心地对话,了解、回答他们所关注的各种问题。这样做,既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使师生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又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使这门课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思维较之抽象思维具有更大的可接受性。利用电视录相、电影和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通过生动的形象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此外,还可以采用演讲会、报告会、辩论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出庭旁听等多种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不断增强这门课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黎立

猜你喜欢

教育课讲授内容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