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年心理误区
1996-12-30张茹
张 茹
老年人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生理疾病、缺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状态同生理状态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病态心理易致生理疾病。为了保持身心健康,老年人必须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
自卑心理自卑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认为“人老珠黄不值钱”。“老了不中用了”,甚至感到自己是社会或子女的“累赘”,因而对生活淡漠,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如果长期精神上压抑、忧郁、沮丧,大脑皮层会处于抑制状态,易使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减弱,以致容易生病。
多疑心理多疑是一种思维障碍、病态心理,称之为“猜疑性人格”。有些,离退休同志因亲友或同事来访少了,就怀疑人家有意疏远自己,产生“人走茶凉”、“人情淡薄”之感;有的见别人在闲聊便怀疑在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疑病、恐病,若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到处求医,医院检查不出来,便怀疑医生、家属瞒着自己。
无端怀疑别人的人,对外界事物特别敏感,时常以己度人。疑神疑鬼,结果庸人自扰,自我折磨。由于长时间愁眉苦脸,胡思乱猜,易致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等神经官能症。
惰性心理有些人进入老年期后认为该享“清福”了。除了吃、睡、看电视外,懒得活动,平日深居简出,养尊处优,什么事不想干也不愿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生病就卧床不动,依赖家属或保姆侍奉代劳。结果是恶性循环,越是四体不勤,越助长惰性心理,以致机体生理功能减退,头脑反应迟钝,不但衰老得更快,还好发糖尿病、胆结石、心律失常等病。
固执心理不少老年人自恃见多识广,阅历深。往往固执己见,自信不疑,不愿接受新事物,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老人一般能言善辩,好胜争强。偏激易怒,常使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较高,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
回归心理有些老人喜欢怀旧,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尤爱夸耀自己,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管它叫“回归心理”。有“怀旧癖”的人脱离社会,循规蹈矩。对现实求全责备,爱唠叨,对年轻人看不惯,格格不入,犹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时常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当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时。就感到委屈,有失落感、孤独感。郁郁寡欢,消极悲观,产生厌世情绪。这种不良的心理机制,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易招致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和老年期忧郁症等。
综上所述,不良心理易致躯体疾病,加速衰老进程,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使老年生活处境艰难,所以说它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隐患。
俗语说:“心病还得心药治。”要做好老年人心理疏导工作,使之心胸开阔,豁达大真一,热爱生活:老有所为,克服自卑、自恃、自负等不良,公理。做到自尊、自强、自制,保持心理平衡;同时要走出“围城”,接触社会,适当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使老年生活过得幸福、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