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电视晚会:还能看吗?
1996-08-28黄艾禾
黄艾禾
又到了一年伊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电视综艺晚会的旺季。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各电视台的文艺部导演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观众们将从电视屏幕中看到一台接一台的综艺晚会,直到除夕那天——春节晚会将这个“晚会热潮”推到顶点。
每年都是这么过的。可是,观众们对于这种年年相似的晚会,却热情年年递减。春节晚会到底该怎么办?再扩大些说,电视里的综艺晚会到底该怎么办?这恐怕不仅仅是观众,更是晚会的主办者们心头一直萦绕的问题。日前,笔者遇见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电视文艺导演郎昆,作为曾搞过大小综艺晚会100多台的导演,郎昆在电视综艺晚会方面已是一位资深人士。回顾自己从事这项工作12年的体验,郎昆对综艺晚会作了一番深入剖析。从郎昆的观点中,笔者归纳出关于综艺晚会的四大疑问,列于下面,供读者们共同分析琢磨。
一、晚会是不是太多了?
今天,办一台综艺晚会是件很时兴的事。重大的活动如电影节、电视节、各类颁奖、名人诞辰多少年或从艺多少年或逝世多少年、乃至社庆、厂庆、台庆……反正只要你想把事情搞得规模大些,都会想到办晚会。现在我们每年电视里的综艺晚会到底有多少台?没有精确数字。郎昆说,仅在中央电视台每年就有约百十来台。也就是说,差不多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台晚会出笼。这些晚会,包括日常的“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之类的“常规武器”;每年的“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新年、“三八节”等的“重型武器”;春节晚会的“秘密武器”;另外,就是大量的诸如“全国外经贸系统文艺晚会”、“检察学会杯法律知识竞赛”这种的“行业性晚会”。
这么多的晚会,让导演们常年疲于奔命。而且不光是导演们,电视台的摄像、录音、舞美、灯光等技术工种也是常年地疲于奔命,从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各方面都是巨大浪费,“一年就是几千万的花销啊!”
观众需要看那么多的晚会吗?郎昆说,至少应砍去一半。“行业性晚会”应彻底杜绝。“一年就办30台晚会试试?肯定不一样!”
二、“行业性晚会”能取消吗?
晚会的数量过多,大量的是“行业性晚会”,这种晚会要占到电视台播出的晚会数量的一大半。朗昆说,这种晚会,对于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是“毁灭性的”。这种晚会都是由社会上各种单位团体掏钱。一台晚会,少则花费30万元,多则100万元乃至无边。有些人以为中央电视台办这些晚会是为了赚钱,实际这点钱可能对一些小的地方电视台会有吸引力,而中央电视台一年的广告上十个亿,真的不缺这几个钱。搞这种晚会对于电视导演毫无吸引力,因为这里没有什么艺术创新可言,只是在机械重复操作而已。但是要办晚会的人却非常有积极性,他们或是为了做出宣传工作的成绩,让领导满意,或是为了拉企业赞助从中赚钱。结果,这种行业性晚会是“谁拍的谁看,拍谁谁看”。有一位业中的资深人士曾对此有一生动比喻,虽然不太雅:行业晚会,有如放屁,谁放的谁能闻到,谁接触得最近谁能闻到,一阵风吹来,就什么味也没了。郎昆说,我走过二十几个国家,还真没有在外国电视上看到过“行业晚会”,看来这真是一中国特色了。
既然这种晚会目的性如此之强,晚会的创作人员心里明白当然不用费尽心思去精雕细作,久而久之,长年蹲在宾馆里,人也懒了,失去了创作的冲动。这种晚会往往是短时间内仓促拍成,它的质量可想而知。
“行业晚会”如此弊大于利,为何不能取消?郎昆说。中央电视台一直说要压缩晚会的,但是就这么抵制了,还是出来了这么多台。有的晚会是上边批条子压下来的,有的晚会是托人情找关系泡下来的,一天到晚有人找你想在中央电视台搞晚会。他们的活动能量让人惊叹。
可是这种晚会的收视率如何?笔者从“央视调查咨询中心”提供的数据得知,这类晚会如果时间安排得好,可以获得百分之十左右的收视率,如果播出时间稍晚一些,过了晚上十点,也就不过百分之二、三了。相当可怜。
三、办晚会的人才太少了?
笔者的一位朋友想办一台晚会。马上就有人给他推荐了著名撰稿人某某某。他本不想请他,但后来还是去了。到了撰稿人的家,人家问:你说的是哪台晚会啊?说着拿出厚厚一叠各类晚会的材料在里面找。天哪!他忙成这样!我问这位朋友:你能不能不找他?他说不行,“我知道他写的东两已经太滥了。但是我没办法,时间太紧了,找一个生手,还得现让他熟悉晚会的那一套,来不及。”
综艺晚会从八十年代开始兴起,到九十年代进入巅峰时期,也培育出一批专为晚会搞策划、写脚本的人。如果人们要留心的话,每年的春节晚会的策划撰稿,其实都是那几个名字。他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对于晚会这套程序掌握得精熟,玩得轻车熟路。
但是轻车熟路,却也失去了创作的新鲜感和冲动。要是搞春节晚会,要求把现有的晚会形式创新,那就难坏了他们。哪年都是搅尽脑汁,但哪年也难有大突破。郎昆说,现在晚会节目的危机,可以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小品、相声,从去年到今年,新创作出的数得上的能说出几个?相声可以说一段没有。现在一方面,是创作队伍的枯竭与疲于奔命,一方面是一大批很有能力的人找不着庙门。近年来几次小品相声大奖赛中可以看出这种倾向,在上海、江苏、东北有一大批有活力的创作人员,但是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人才输出输入渠道。
四、“大腕”才能来撑起晚会?
与晚会创作人员整日疲于奔命相似,出演晚会的“大腕”演员们也是整日奔波赶场。中央电视台一年要播100台晚会,全国大大小小几百家电视台每年要播出的晚会应是数以千计。这千百台的晚会,撑门面的不过是那数十个明星“大腕”。所以晚会数量虽多,但面孔却是千篇一律,记得有一次打开电视机,几个台换来换去,从不同的台收到的晚会,竟然都是赵本山。为什么会这样?一位晚会的导演对我说,一台晚会如果没有几个知名的“大腕”来撑着,总觉得压不住台角。
但是他又对我说,说起来也怪,这些“大腕”都只能是晚会上的“大腕”,如果把他们的磁带拿到市场上推,保证卖不动。
听了这话我也扪心自问,真的,这些在电视晚会上见得脸熟的歌星,他们的磁带我真的不想买。然而想一想“大腕”们的成名之途,确实大多也都是靠了晚会而非卖磁带。我真不知道这些吃唱歌饭的人究竟花多少心思在与导演打通关系上,又花多少心思在唱歌上呢?这两年能在春节晚会上一举推出的新歌手越来越少,这反过来不能说明一些晚会在观众们心中的价值吗?
郎昆还谈了许多具体的想法,比如如何扩大节目源、如何培养主持人、如何提高编导人员的素质及如何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形成工业化的模式等等。
郎昆对我说:“我问过许多人,特别是文化界科技界的人,他们中不少人是以不看电视为荣,好像这样就很脱俗。我听到这里总是手心出冷汗。我们这些干电视的人如果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而忧患意识往往能促进一项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些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