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的健康心理建构

1995-12-30苏鸿启

祝您健康 1995年7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劳作世俗

苏鸿启

心理建构不始于老年。但是,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时期,老年人的健康心理建构,关系到此去的人生。

老年人是社会中有特殊个性的一员。其基本标志有三:

一是身份特殊。他们退出社会劳作岗位,与社会劳作活动不沾连,又要参与社会生活。

二是收入性质特殊。他们不创造社会财富,既要依赖社会,又要超越依赖,发挥高科技时代赋予老年的智能优势。

三是个人心理特殊。他们一天天走向衰老,但不相信只有衰老。“壮心未与年俱老”。老年也只是生命的一个季节。凡季节都会有春花秋实。只要心不避开阳光雨露。

这一切表示:年虽老,同青壮年人完全一样,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劳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是社会人,与在职在岗人一样的有七情六欲,一样的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种个性与共性处于平面空间位置上的冲突,决定老年人尤其要重视“养心炼性”,追求一种“穷达两由之。进退皆自得”的心安境界。这既是人生的艺术,也是老年人建构健康心理的核心。

当然,这是坡度极大很难攀登的一段寿山揽胜的路程。

生活本身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因之,老年人对心理建构要有理性的透视,既有“入世”的雄心,又具“出世”的雅志,不被五彩纷纭的具体生活所诱惑、所局限。

人生的旅途不会处处都随人意,总有“穷时”和“达时”之分。这里的“穷”与“达”,各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沉浮,受到挫折、才未尽用或自身难保(穷)与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乃至心想事成(达);其二是说,神旺体健、不知老为何物(达)与垂垂老矣,心富而力乏、无以为计(穷)。

尽管不同文化素质与教养的老年人,对心理建构的要求,其迫切性、内涵、层次、境界是大不相同的,但政通人和、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大环境,使人们所期望的健康长寿则是共同的。所以,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建构来说,除了在“达”时兢兢业业,造福社会,为人民奉献一己之力;在“穷”时好自为之,志与行始终相守,管好自己之外,还应以宽容的姿态,把自己投入到社会背景中去,心既不脱离世俗生活,使之保持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又不同于或高于世俗观念,在思想、情操上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自己,使自己自爱自强、自慰自勉、自娱自戒、自尊自重,保持一己的超脱。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满足人际关系的和善,能自我控制欲望的取向,能排除内心矛盾的冲突,能防止、减少和化解心理异常因素,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御疾病,抑制机体衰退进程,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仁者长寿,决非枉者之言。

当然,在社会功利与人相终始的人世间,要达到“穷达两由之,进退皆自得”的境界,确非易事。不过,可以而且应当把它作为终生努力的远大目标,从一事一物、一言一行做起,不左顾右盼,不上下攀比,这本身既是弘扬为人之道,又是开长寿之门。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劳作世俗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不愿向世俗投降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阅读理解Ⅲ
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的矫治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