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1995-08-22邱四维
邱四维
高考是道永远解不完的题。那份令千百万学子夜不成寐的试卷是如何制作的?掌握试卷难易度的原则是什么?语文、政治、历史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应如何把握,今年是否还会加大比例?议论颇多的政治考试将呈何趋势?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并请几位负有盛名的重点中学教师谈了他们对1995年高考的几点意见。
关于高考试卷: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
杨学为如是说
一、精雕细琢的高考命题过程
制作一套试卷要开3次会。
第1次会叫评价会。评价会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年试卷的难易度和整体结构作出评价。每年高考阅卷工作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学教师、教研员、评卷负责人及考试研究人员根据各地的定性分析和全国抽样统计数据对当年考卷进行深入研讨,形成试题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下一年试卷的参照体系。
根据评价会的结果召开第2次会,即命题预备会。预备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一年试卷的主导思想、大体思路。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命题委员会,委员会由国内各学科的权威专家组成,由命题委员会推荐人选组成新一年的命题组。参加预备会的人基本就是新一年命题组人选。为防止出题思路的僵化,命题组成员2/3保持稳定,1/3以下不断更换。命题组成员来自两个层面:一是高校教师,一是中学教学研究人员和中学老师。但以高校教师为主。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高考是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材,应充分体现大学选拔新生的要求;第二,直接从事教学的老师了解更多的是某个班、某个学校的情况,但高考是对全国学生的考核,不能以某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为标准。所以即使来自中学,更多的也是教研部门和编教材的人,他们的容量更广些,对地区间的教育水平了解也更全面。新一年命题的框架结构成熟后,命题组成员就分头进行调查研究,准备考题。
第3次会就是正式的命题会。命题组成员带着大量材料聚在一个秘密地点,从思想性、难易度、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是否有新意等各个角度对各种材料进行反复比较,然后从中选取比较合适的组成一份试卷。经过1个多月的精加工,命题组成员人比黄花瘦,一份高考试卷诞生了。
二、水涨船高的试卷难易度
高考难易度一直是中学与大学的重大分歧之一。
试卷的难度有两种,一是绝对难度,这是相对学科本身而言的,比如乘除法比加减法难;一是相对难度,这是试卷相对考生水平而言的,试卷如同一把用来量考生高度的尺子,考生越高,尺子就越长。高考作为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从全体考生中区分出优秀考生来,它追求的是相对难度而不是绝对难度。从统计学角度讲,最佳难度系数是0.5,这几年我们基本都维持在这附近,但很难掌握得特别准。首先,试题先出,而当年考生的整体水平却很难估计;其次,要求全国统考的试题难度,既适合重点中学,又适合一般中学,既达到重点院校选拔尖子的要求,又照顾师专、中专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对难度略有起伏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考试命题都不可能做到如预先设想的那么准。美国的TOEFL,在评卷过程中把过难过易的题都去掉,留下难易适度的作为评分题目,考试中谁也不知道哪个题起作用,哪个题不起作用,但结果是最好的。目前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的目标是把相对难度系数维持在0.5左右。个别题目偏差太大,那是工作失误。
现在大家的意见是绝对难度高,实际上绝对难度不是我们决定的,是考生决定的。拿1994年的试卷与恢复高考时的比,是难多了,但学生的整体水平也高多了。试卷的绝对难度必须适应全体学生的考试水平,在整体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只有加大绝对难度,才能维持相对难度,才有利于区分。高考是一场竞争,竞争的规律决定试卷的难度一定是考生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考试是船,教育水平是水,水涨船高,这是不变的真理。
三、注重能力的主观性试题
本世纪以来,对主观性试题争论一直不断。美国派认为主观题的偏差大,主张用选择题,做得好的选择题也可以考出学生的能力来。这种主张理论上正确,但实施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另一派认为主观题的确有好处,如容量大偏差小,但却不容易考查发散性思维,所以主张采用选择题与论述题的结合。我国主属于这一派。
主观性试题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如评分标准的不易掌握。作为全国范围的考试,标准答案必须明确、统一,但主观题恰恰是要考生发挥的题,要展示考生的创见性,标准答案又不应该太死。我们在评卷中采用一般分与附加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个矛盾。附加分一般都要由评卷组集体讨论决定,以尽量减少判卷人的好恶对得分的影响。
主观题最能考查我们需要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虽然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但并不会因此降低它在试卷中的比例。
1995高考:重点中学
著名高考教师如是说
政治高考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赵如云(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思想政治课及其高考是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进入90年代,思想政治课高考改革步子较大,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由传统考试走向标准化考试,引进了大量的选择题;第二,由知识型考试转化为能力型考试;第三,由考课本内的题发展到考课本外的题。应该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能力、克服死记硬背使思想政治高考上了新台阶。但也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理科不考,也就是多数考生不考思想政治课了;二是考得过难。希望1995年的难度适当。
“全、难、活”是政治高考的三个特点。路在何方?思想政治课是根据党和国家的精神、国内外形势、教学大纲、大学的需要和中学的实际来命题的,一份试卷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把握了系统的主题,也就把握了大方向。从1993年和1994年的试卷分析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常识将是1995年政治高考的主题。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学会用价值规律分析目前我们进行的价格体系改革;每日国有资产流失1个多亿,1年达500亿左右的事实提醒我们要充分理解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意义;1994年农业比1993年减产120亿公斤,大力稳粮兴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有着深广的内容,如何把这个主题落实下来?在高考复习中应抓住3个字:“纵、横、要”,即在会考之后要抓好三遍复习,从头至尾查缺补漏的纵向复习,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横向复习,在全面复习基础上的要点复习。这三点做好了,对“令人头大”的政治考试就该胸有成竹了。
历史高考主题
交替阶段的事件
和能体现历史发展
痕迹的特殊人物
王家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历史题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考查知识时注重考查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994年第43题既考查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理解、分析、表达等各种能力,渗透了教育思想,较好地体现了当前乃至今后的命题方向。这套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有3点:其一,对于社会交替、时代发生转折、世纪之交的知识应特别注意。比如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奴隶制到封建制、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等。对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鸦片战争应特别注意。鸦片战争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的变化包括社会矛盾、社会经济、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社会思潮等多方面,其中《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口通商说明英国等西方国家一定要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也是合乎规律的事。同时,给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和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不同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资本主义的重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两次工业革命使美英两国的政党政治产生了什么变化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其二,对当代大事必须留心。比如90年代香港、澳门要回归祖国,有关香港、澳门知识的来龙去脉应搞得清清楚楚;其三,尽管1994年试题的分布广,但也还有许多知识没有涉及。例如1994年试卷中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涉及了战国、宋、元、明朝,其他各朝没有出题,就是出了题的几个朝代,也还有很多内容没考。这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
英语高考主题
熟悉题型、扩大词汇短语
储备量、加强基础语法的
系统学习
王乐君(北京十五中高级教师):1994年高考英语科NMET试题得到了全国教育界专家的普遍认定与首肯,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与好评,可以预见1995年高考英语试题的难度和题型设计都不会改变。但1996年可能在题型方面有所变化。从1994年阅卷情况看,大量的失分集中在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三个部分。究其原因,一是考生词汇量没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二是考生对英文的词语习惯搭配不熟悉,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不高;三是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复习中应熟悉题型,熟记词汇和短语,加强基础语法的系统学习,这样无论出现什么考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高考主题
明确强攻范围
排除“界外球”干扰
王大绩(北京十中高级教师):1995年是(3十2)高考首次推广到全国的关键一年,总体必然要保持稳定。在语文复习中要注意这么几点:第一,明确强攻范围。例如在字音、字形这方面考查的重点在常用字,生僻字多为干扰项,没必要去苦钻。《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1993、1994试题中对其范围作了举例式感性界定,也就是:1、中国及世界第一流作家、作品;2、课文作者代表著作,这应是强化复习范围,若牢固掌握了界内知识,完全可以排除“界外球”的干扰。第二,领会知识要点。语文科知识要点众多,有些要点会重复出现,如1993、1994年都考了问号的用法;更多的是不重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出现过的要点烂熟于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全面复习。第三,强化知能转化,做到3个精心,即精心选择高质量试题,精心在练习中推敲考查点,精心听取老师讲评,这对知能转化很有必要。高考试题多由大学老师主笔,所以对大学基础课教材如《现代汉语》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第四,领会命题意图。高考试题是意图明确的高质量试题,同时又是意图含而不露的高技巧试题,领会命题意图能使我们避开迷宫而别见洞天。如1994年第4题、第8题要求我们联系实际语言情境,若陷于刻板的语法分析就会进入命题者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