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那女孩子一个真实的形体

1995-07-15李汝伦

读书 1995年5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诸葛亮历史

李汝伦

记得胡适有句名言,大意是,历史像个服从的百依百顺的女孩子,由着人们涂抹和装扮。此言之所以有名,时不时被人引用,全赖四十年前那场批判俞平伯的运动。其中胡适首先被殃及,这句话也就被当作实用主义(也译作经验主义)实行了示众。批判者批判说,此话既主观又唯心,十分反动。

由于它十分反动,于是赢得十分有名。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什么样子,它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不能随意涂抹和装扮。但这句话其实是胡适介绍和解释美国哲学家詹姆士(W.James)的经验主义的内容和论点时说的。原话用的是“实在”而非“历史”。胡适引用了詹姆士的原话:“实在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并解释说“如同一百个大钱,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

这里的哲学问题,本文无意探讨,但在读我们的生活,我们浩瀚的史籍和历史文学时,却时时出现这位百依百顺的女孩子以及那块大理石、那些大钱。我们古代的直到当代的史家、文章家、艺术家,虽然不懂或信奉实用主义,但却时时看到他们实用着实用主义。有,可以实用主义为无;无,可实用主义为有,坏种给以俊扮,英雄去当丑角。一笔在手,又涂又抹,刀凿在握,又塑又雕。

实用所以成了主义,是因为它所在多有,对许多人,许多事,无论古今中外,它都实用,并非某位聪明之士的独家创造。政治家用它来纵横捭阖。对内对外,见之于政策、宣言、声明、协定、条约。今天的友谊牢不可破,明天就是殊死的仇敌。心中盘算着对方那块肉适于清炖,那块肉适于红烧,而面对面地微笑、握手、拍肩膀。前天签了字,后天就可以撕毁。从前定你罪该万死,是正确的,现在改正你,也是正确的,他从来没有错误,正确就是他的实用主义。历史家记录历史、平章人物,得以对上头有益和以对己无害为度,最高境界是使权力者高兴,起码是认可。文学家创作是如何笔下生花,能把升平点缀,准谈风月,且谈风月,还“我必须察言观色将他防”,阿庆嫂的机灵不可少。否则便是我活你死,你死而我活。有时施舍一点宽仁大度,允许你发点牢骚,语言带点儿酸性,那也是实用主义,显示为政开明,有助于稳定。

实用主义是能积极为政治服务的主义,功利色彩很突出,功用、效果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没有实用主义,就政治不下去。几千年的中国史,主要篇章写的是政治斗争,形成权力转移和改朝换姓的频率极高。一般说,本朝人只记史而不修史,修史主要修前朝,前朝要尽可能的坏,倘本朝比前朝坏上十倍,那就得写前朝坏过百倍。而档案、史料又为前朝人所记。前朝人又不能不带有他的个人色彩,如立场观点、爱憎好恶,特别是利害考虑、政治考虑而昧了良心,而迫不得已。这样,历史的真实性可靠性就无法百分之百,或一折二扣,或七扣八扣。孟子曰“尽信术,不如无术”,李子曰:“尽信史,必为史误”。当然,李子还不致于成为顾颉刚那样的疑古派。

唐玄宗当了扒灰,御史们就不敢直书一句“杨玉环,寿王妃也,上怜而夺之”,而只能求助于模糊语言或把真事隐去,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采用了这一原则。又如唐太宗杀了弟弟元吉,就立即占领了兄弟媳妇的床帏,还把隋炀帝的萧后揽入怀中。谁敢公然揭下老底?你敢?你活得腻味了?在封建专制淫威之下,皇帝尊严不可侵犯,举凡一切不敬于皇权、触犯了圣讳,都属悖逆,悖逆当死。用当代话说,叫“恶毒攻击伟大”,你恶毒攻击了,伟大会给你个什么下场,你总该明白。即使当事者已死,而他的子孙还在“伟大”着,那也不行。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白居易很懂实用主义,生活得不错,实用主义有利于健康长寿。

陈寿著《三国志》,说诸葛亮“武略非其所长”。可是刘备兵微将寡,有了诸葛亮才能占荆州,取益州三分天下有其一。七擒孟获,武也,擒而纵之,略也。六出祁山,使地广兵强的曹魏枕食不安,司马懿畏之如虎,若说他武略不足,似乎说不过去。他的不能“恢复汉室”,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陈寿是陈式之子,陈式因罪被诸葛亮处以髡刑即剃光头。虽然保存了脑袋,却蒙了奇耻大辱。陈寿看着老爹的光头,心中决不会舒服。而他由蜀汉入而为司马家史官,若正确评价诸葛亮,大约也会招忌,司马家子孙都患有妒病。诸葛亮武略不足,言外是司马懿武略很高,不媚而媚了司马氏。因此,直到整个《蜀志》,篇幅最短,着墨最少,未有浓妆而多为淡抹。要知道,陈是蜀人,蜀事他最熟悉。陈寿一为自身计,二为司马家政治需要而成了实用主义者。

历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戏曲,更可说明实用主义的妙用。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有妖道、术士类表演,目的是写他的聪明智慧与超人。曹操是个阴谋奸诈的典型,在戏曲里,脸上被涂上一层有别于小姐太太们用的那种白粉。蒋于是位俊才,鼻子上也抹了白粉一块,真是“一脸之红,荣于华衮,一鼻之白,严于斧钺”。诸葛亮小周瑜十岁,但他二十七岁出山时,便已长髯飘洒,仙风道骨。周瑜则始终是个小白脸,唱小生腔,直到死胡子也没长出一根,令人怀疑他受过宫刑。京剧《卧龙吊孝》,诸葛亮俨然兄长,大哭“公瑾弟”。两位大历史人物的脸互换了位置,胡子按作者的需要而长。因为作者有正统观,代表正统的诸葛亮,应该像位长者,高人,表示稳重、成熟,胡子就应当提前生出。周瑜,狭隘、妒嫉,诸葛亮面前,每每弄巧成拙,经验不足,手段也太嫩,就当个“公瑾弟”吧。

大约读点《左传纪事本末》的,都会知道有位史家董狐,他曾被孔子称为“良史”。

春秋时代,赵穿杀了晋灵公,而董狐记的是“赵盾弑君”。赵盾觉得冤枉,董狐则认为赵盾身在相位,事后又不讨伐弑君者,证明赵盾是赵穿的后台,虽非亲自发动、领导,但他负有责任。那时赵家一族权倾朝野,而董狐不畏。幸亏赵盾还有些大度,并未给董狐什么处分,倘他像齐国的崔抒,董狐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崔抒因齐庄公侵占了他的夫人棠姜而动了刀子,于是有位“大史”记上了“崔抒弑其君”,结果送了命。“大史”有三位弟弟,也都是史官,二弟接着还是写上“崔抒弑其君”,二弟被杀。三弟继续写,也继续被杀。临到四弟,依然写上那五个字,这才使崔抒觉得没了办法而放下屠刀。可是假定四弟也被杀了呢?当时就有位叫“南史氏”的,听说已死了三位,便拿了竹简奔去,准备拼老命也是“崔抒弑其君”。我想即使南史氏也被杀了,那么也还有非史官的人在,有众口可以相传。杀人灭口,你总不能杀掉一切人,关闭一切口。

企图用杀人手段来抹去自己的罪恶,等于以血洗血,越洗越红,越洗越腥。

实用主义不是长效药丸,只不过暂时缓解下休克状态。秦始皇焚书坑儒,自以为儒生们再也不能来捣乱,但《司空图铭》曰:“秦坑儒也,儒坑秦也?”何况孔壁仍在,可以藏书,更有“漏网右派”可以口诵。不准刻版,不准著录,可总有些痴汉、书呆子,愿舍身求法,冒险著述。此之谓“私史”“野史”。笔者对此类史颇感兴趣。因为不是“遵命修史”“奉旨填词”,顾忌、政治考虑就少,可信性相对就多。

满清入关,大搞文字狱,吕留良因著史而被掘坟曝尸和灭了九族。又对一切书籍采取了收、毁、禁、删、改五手。人们但知《四库全书》,其实根本不“全”,《四库全书》是在这五手之下搞成的,具有文化浩劫性质。然而这五手本身也构成了他的劣迹丑史。

书中凡不利于他们的,直到“胡”、“东胡”、“胡虏”、“腥”等字样,都一律不得使用,就像阿Q的讳光讳亮。

中国人历来讲究以史为鉴,史有镜子作用。但是也有威慑、遏阻作用。尽管史官放弃责任,坏皇帝之恶总还会传之于人口,布之于天下。谅也有对人民对历史对子孙负责的志士,不计成败利钝,抛掉实用主义,去修野史,塑形象,揭疮疤。不能发表,就“束之高阁”(倘有高阁的话),藏之箱箧,以期使那些皇帝、亚皇帝、类皇帝们的恶行,曝光于后代。

笔者多么希望有这样的志士,也许已经有了,只是不知他们在那个角落,在那座灯下?我祝祷他们文思潮至,笔墨平安,大作功成,并将名垂千古!

还那个女孩子一个真实的形体!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诸葛亮历史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现实与虚拟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