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来信二则

1995-03-31

清明 1995年6期
关键词:林斤澜老田笔谈

每逢暑假,我总抑制不住给贵刊去信,也不知有没有必要。几年里也曾向贵刊投过几篇稿件,当看到每期精粹耐读的篇章时,也就明白自己那可笑的稿子未能采用的原由了。今年贵刊虽减了张页,但掂在手里觉得作品的份量丝毫未减,真可谓少而精。

以前读每期的中篇总要丢一两个,可现在每篇必读。其中《古董世家》、《烈士暮年》、《叫化鸡秘史》、《走入枫香地》我都精读几遍,像《回沪记》、《乡长老田》等我也很爱读。贵刊的散文始终保持一定的特色,今年更是隆重推出,其中《海湾》、《望月小集》、《虎跳峡散记》、《聋子》、《记得别时春意浓》等可谓散文中精品,其深度,震撼力难以估量。

贵刊曾举办过韩瀚散文笔谈,季宇小说笔谈,唐先田杂文笔谈,这对培养和引导读者起很大作用。

刊物如林,贵刊还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清明》会像以前那样挺直腰杆走下去,走出自己的路,自己的特色。话是好说,可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啊!这里面有编辑、作者、读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编者为发现一篇好文章而振奋,作者因稿件被采用而欣喜,读者为拥有一本好书而废寝忘食。这种美妙的感觉不能与钱相提并论。随便写几句,讲出心里话,是否妥当,见谅!

怀远·王从奇

最近才从图书馆借阅书刊1994年第四期,读到沙黑同志《陋巷三记》,非常好,相见恨晚。

我是四十年代离开故乡的如皋人,也许我的生活经历让我特别熟悉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读来就倍感亲切。当然不仅如此,因为作品有林斤澜等老作家作品的韵味,让我得到很好的艺术享受。

离休之后,思乡之情更胜往昔,希望贵刊能多刊一些具有浓重苏北乡土气息的作品,以解思乡之苦。

四川·刘中岳

猜你喜欢

林斤澜老田笔谈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汪曾祺:我又不给我自己打电话,记什么我家的电话号码呀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特殊准妈妈生产时的守护神
开镰
《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名优之死》笔谈——艺术与爱的“堕落”
大学生就业研究(笔谈)
林斤澜的“笑”话
老田与他的“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