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忘记
1994-08-24刘奇葆
刘奇葆: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在共青团的岗位上断断续续工作了20多年。提起共青团,他说
当我刚开始上学认字的时候,并不知道有共青团。加入了少先队后,中国共青团的名字开始常在我耳边响起。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实现了自己纯洁而又美好的夙愿,成为共青团的一员。以后又当上了团干部,从支部书记开始,最后到团中央担任领导工作。虽是断断续续地为共青团服务,但算来过去的生活同共青团联系在一起的足有20余年。这20余年,恰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以说我的青春岁月同共青团有着不解之缘。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共青团的工作岗位,但共青团仍常在心中萦回。回想起与共青团相识、相知、相伴的岁月,我由衷地感到—青春无悔!
不是么?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共青团;我在她的怀抱里工作和成长,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到肩负相当社会责任的壮年。当我离开共青团、同共青团道别时,我深切地感到:我给共青团的是那么少,而共青团给予我的是那么多、那么多……
在共青团给我诸多的教益中,让我终生难忘、并将终身受益的是:
精神的陶冶。记得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对青年说过一句话:“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高于所有国家和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共青团是青春的群体,是面向未来的组织,是青年人理想定位的处女地。我正是从做一个普通的共青团员开始,在这方青春洋溢的土壤中,培养了美好圣洁的憧憬和崇高奔放的热情,从此沿着这一精神轨迹走到今天,并将走向明天。我相信,共青团为我所激发的理想的初衷,不仅帮助我找到了迈入社会的正确的大门,毫无疑问,也将影响我不断走向生活的未来。共青团为我所培育的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亦是价值连城的财富,将继续激励着我迎接扑面而来的挑战,攀登理想设定的高峰。这些,我不会忘记。
思维的训练。对许多踏上社会就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同志来说,当团干部是服务社会、成长成才的第一站。即使对那些虽然当团干部不是踏上社会通途第一站的同志来说,共青团生活也必然是青春之旅,是人生履历中比较靠前的经历。因此,在共青团岗位上所受到的思想影响和思维训练,具有最初定位的特别深远的意义。首先,共青团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她面向社会,跨越广阔空间,作为一个团干部,在这个岗位上接受的是全面性的思维训练。你可以在如此广阔的空间驰骋你的思维,培养和训练你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因为你要从广阔的空间和众多的问题中找到工作的关联点、结合点,因而可以培养和训练你突出的综合问题的能力。其次,共青团所带领的是青年这支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被视作时代晴雨表的青年是常新的,因此,新的感染、新的启发和新的诱惑会不断启迪作为一个团干部的思维的开创性。这些,我不会忘记。
作风的砥砺。做了这么多年共青团工作,确确实实地感到做好青年工作的确不易,即使在有关方面都很重视很支持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少困难。细想起来,青年工作的难度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拥有的手段同肩负的任务之间有较大差距;二是经常面对众多涉世不深、尚不成熟的人。正因为如此,这个岗位很能锻炼人,尤其能够有效地砥砺团干部的工作作风。共青团是群众组织,做的是青年群众的工作。青年最主张平等,最厌恶官僚主义。因此,当团干部不能是“青年官”,更不是“牧羊人”,而是“羊群中的头羊”,青年中的带头人。做团的工作,能更好地树立群众观点,培养人民思想,造就服务精神。做青年工作,是要把青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项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团干部在这一任务面前,能够培养同四方联络、向八方求援、与方方面面协同工作的积极主动的协作精神。服务与协作,是团的工作的要求,也是共青团对团干部的赐予,是后来从事其他工作的宝贵经验。这些,我不会忘记。
广泛适应性的锻炼。共青团的工作面广、线长,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凡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共青团和团的工作。团的工作岗位,所以能锻炼人,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共青团既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又从事物质文明建设,在各条战线各个方面都有一试身手的舞台。在这些舞台上,既可以练唱功,也可以练做功;既可以唱小生,也可以唱花旦。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只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练习,用心去探求,就能成为有用之才,而且是最具广泛适应性的人才。一茬一茬转业的团干部,在各类工作岗位上几乎都具有较快适应工作、适应环境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共青团可称得上是“繁星闪烁,河汉璀璨”。能成为无数繁星中的一颗,是有幸的。这些,我不会忘记。
有位同志说:“风雨共青路”。我感到这只说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还应该讲一句话:“摘斗传佳音”。在党的关怀下,共青团这座熔炉,不总是迎接着新人,练就着人才,频传着捷报吗?我相信这些,也不会忘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