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可以创造

1994-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4年2期
关键词:节省时间效能工作

新 起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出过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个谜语的谜底即时间。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夸父追日、鲁阳挥戈,多么优美而动人的神话!它表达了人类强烈的控制时间的美好愿望。

然而,“天地无私草木秋”。就连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曾仰天长啸:“生命是如此短促,我有许多事要做,必须争分夺秒啊!”

这里的“争”与“夺”用得妙极了。常有人抱怨说,难道一天24小时里面,不能再多几分钟或几小时吗?对于时间专家来说,回答是肯定的,这主要取决于人们运筹时间的方法和控制时间的艺术。其实,让一天多出几个小时的方法很多,达到这个目标,则无异于创造时间。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我们也许不无启发。

1.每天早起30分钟不少人有醒着睡懒觉的坏习惯。于是,为了上班,常有些人来不及吃早点,或拿着早点边吃边赶车、乘车,或上班后还在办公室吃早点,这种情况既影响健康,又挤占了工作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宝贵的时间,不妨每天早起30分钟。对于一般的从业人员来说,这并不太难做到。

2.培养速记的技巧和速读的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有时间尽量多阅读一些书报和杂志,无疑是一件美好而必要的事情。其实,只要具备了某些技巧,便可大幅度地节省时间。比较一般阅读者与速读者的差异就清楚了。一般人阅读速度,大约是一分钟三四百个字。然而,经过速读记忆法训练的人,能使书上的文字由“读”逐渐成为“一跃飞入眼帘”。一分钟读20万字,亦即一分钟读一册书,而且理解的效果等同于、或者超过精读。这是在现代分秒必争的竞争社会中,欲把握时间不可或缺的技能。

3.培养记录的习惯搜集创意、数字,以及各类有用的信息,加以整理后记录下来,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知识更加广博,用很少的时间学到许多活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此看来,创造时间的办法之一,是应该在会议及重要会谈时,带着笔记本,趁着记忆还很鲜明清晰的时候,把要点赶紧记下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错误。

4.果断地采取行动无论创建伟业还是做平凡小事,优柔寡断的结果就是失败。明明一刻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拖下去就不是一刻钟能解决得了的。干事业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充裕的时间留给特别困难且有意义的问题,不可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耗费在与事业关系不大的一些问题上。

5.善于使用电话电话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当我们忙得无法抽身与对方会面时,只需拨通电话,便能把想讲的话讲清楚。想得到有关信息或了解有关情况,电话的确是最直接也是最简捷的工具。

但是,如果电话使用不当,反而会浪费时间,诸如电话闲谈、聊天等,也许是大可不必去费神打电话的。因此,若没什么重要事情,就应避免多打电话。此外,打电话之前,要先检查手边的资料是否齐全。比如说,电话号码簿,谈话内容的准备,记录用的笔和纸等。

6.尽量避免杂谈谈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有人估计,人们每天除了8小时的睡眠以外,其余的16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相互交往并沟通信息。谈话所进行的直接交往,不仅可以交流社会上的各种消息和情报,而且交流思想、情感、观点。交谈中往往包含许多生动的细节,如谈话的气氛,谈话人的表情和手势等对于我们了解某些情况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成功的谈话,还有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和友谊,消除疲劳和紧张,使心情愉快的作用。所以对于成就事业来说,适度的交际应酬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应该有限度,假如交谈的尽是些无裨于事业与身心的话题。那么,就应该理智地终止。

7.让邮差去跑腿写信的功能是不可计数的,能够慢一点才办的事,只要写封信就解决了。与电话一样,写信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无论是购物还是汇款,都能以投递的方式来代替。只是要注意对收件人来说,时间同样是宝贵的。故而写信时文字应力求简洁,尽量避免使用容易让人误解的文字,下笔前也应思索一下如何表达得更明确,写得越短越精越好。下笔前,问问自己要写的那句话是否有删除的必要,能删则毫不吝惜。

8.尽量利用空闲时间还在上一个世纪,马克思在谈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就曾经写道,在这个社会中,成为富足的标准不是工作时间,而是业余时间。当代法国著名的未来学家贝尔特朗·德·茹维涅里甚至指出,在未来社会里,人感到最主要的不是能用于买到一切的金钱,也不是商品,而是业余时间——这种时间可能给人们以知识和文化。因此,学者们纷纷预言: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由个人支配时,必须设立如何安排、利用空闲时间的课程。于是“余暇消费”的概念应运而生,对余暇的合理利用和创造性利用已经成了时间专家们探讨的专门领域。倘若我们只把人的一生按70岁计算,除掉学龄前的7年,如果一天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或工作2小时,就相当于多活了15年,该能做多少有意义的工作!

9.要留意自己的工作珍惜时间并不是让人们变成只是忙于各种具体事务,而没有时间对它们的真正价值进行客观估价的低效率的工作狂。创造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人们懂得在行动中更多地进行思考,而不是排除思考尤其是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厌倦时,容易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吸引。比如,有的人从事写作,写作中要查阅某种资料,尽管他的案头资料很齐全,但他有可能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个与目标无关的问题上,分散了精力。这或许不是好现象。自己作为自己工作和行动的主宰,要先把不得不做的工作整理出来,各个击破,方为上策。

10.先做重要的工作不少人认为,提高工作效率就能避免浪费时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模糊而且错误的观念。实际上,效率有别于效果或效益,与效能更是不能同日而语。高效率并不一定说明效果好或效益好,更不见得就节省时间。严格说来,时间的利用率只能与效能相关。效果和效益两者加起来才称为效能。亦即,效能=目标×效率。这就是说,目标方向正确,再提高工作效率,才会出现效能,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那种“时间与行为”的分析,试图把一切事情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动作来完成的研究未必能提高效能。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利用时间去减少工作中的困难,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且确实重要的工作,然后以最佳方式去完成它,这比高效率地去做偶然碰上的随便一件事情要重要得多。

11.寻找可能的替代者人们从事某项事业,完成某项工作,并不是事无巨细,凡事都不求人,单凭一个人独往独来。高明的时间运筹者,不仅善假于物,而且善于用人。如果可能的话,请他人帮忙,也许会替你找出另一个节省时间的方法。美国某大企业一位年轻的老板就曾经请求一位效率专家为他咨询,他刚从父亲那里接替工作时,尚能轻松地经营,但后来即使每天晚上把公事带回家,都无补于堆积如山的工作,效率专家跟他一起到办公室,了解了他的工作方式后,很快将问题的症结告诉他:任何事情你都尝试着自己做,别人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你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琐事上,反而把重要的经营工作忽视了。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以后,年轻的老板才逐步摆脱困境。这对我们或许是有启发的。

12.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环境是影响工作的因素之一,经过布置和安排的工作地点是任何劳动所必须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在工业生产中,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在脑力劳动中。环境布置和安排的科学化,对提高效能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很多,大面言之,气候因素很重要。心理学家研究我国企业资料表明,北方生产的最佳气候月份是上半年的四、五月和下半年的九、十月。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在19摄氏度至21摄氏度之间,最适合人类工作。另外,办公室或工作间内的空气、声音、光线,色彩、摆设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处理得当,效率大增。反之,就会大大影响工作情绪。

13.消除紧张情绪当今竞争环境中的从业人员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其比例恐怕相当可观。常常听到一些工作狂谈到经常开夜车,甚至干通宵。然而,却很少有人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很少有人冷静地自省:在工作中因情绪紧张而浪费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人人皆会出现情绪紧张,不正视这个现实是不行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恐惧、慌乱的时候,更感心理压力过重。此种病态随着工作量的提高而增加,使人疲惫不堪、心情晦涩,直接影响了工作和日常交际。避免紧张情绪的根本方法是将紧张的情绪连根拔除,其具体做法是运动。运动能消除疲劳,松弛神经,当然,有条件的情绪紧张者也不妨光顾心理咨询门诊。

14.要适当休息会工作的人往往都是会休息的人。大凡成就卓著者都有独特的休息方式。很多伟大的、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不仅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且还有时间从事业余爱好。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大师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音乐活动而影响其科学工作;数学大师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等人发现每天散步大有裨益。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丧失头脑的清新和独创性。大多数人的休息是娱乐或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这比那些忙忙碌碌的低效劳动者不知赢得了多少劳作奋斗的时间!更不要说那些因长期疲累而积劳成疾的英年早逝者!如果平日适度的休息能够让他们多活10年、20年,那么由休息而获得的这段不算短的工作时间又何尝不能说是创造时间呢?

(武东生摘自《发明与革新》)

猜你喜欢

节省时间效能工作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Fast Food Restaurant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不工作,爽飞了?
JSP实现网站访问次数计数累计
傻瓜服务机
浅析微课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