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博览会
1993-08-27辛平
辛平
有心人不难发现,博览会的名目是愈来愈纷繁驳杂了。稍稍划分一下,就有按行政级别划分的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按地域板块划分的东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按地理环境划分的长江三角洲、淮海经济区、渤海经济带;按行业划分的轻工、化工、机械制造,等等。若再往细了分,则有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另外像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也都可以登堂入室,成为某某博览会的主体。有时想想,北京的糖葫芦天下皆知,如果有识之士能搞一个“糖葫芦博览会”,那就真可以成为博览会历史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景观了。
博览会的名目繁多且有泛滥成灾的趋势,按理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但奇怪的是,参加博览会的厂家、企业仍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个中原因,若仅仅以“金牌欲”日鬼一条来解释的话,恐怕太不全面。因为对于厂家而言,参加博览会,拿了金牌、金奖,固然可以在报刊、电视的广告上大吹特吹一通,更重要的是,能捣鼓出一台博览会的主,大多是些能够翻手云、覆手雨的角色,有的还是自己的亲朋故旧、直接或间接的行业主管或上司。人家发来邀请函,让你参加,那是看得起你,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哪能为了顾惜万儿八千的参展费、千儿八百的评审费外加一些九牛一毛的人头费、管理费、食宿费,就驳了上面的面子?这也太不识抬举了。如今虽说是到了商品经济的时代了,可老辈人传下的人事经、关系经毕竟还是一门日久常新的功课,是万万荒疏不得的。而对于博览会的主办者来说,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自然可以为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打下坚实基础,但同时的熬神费力也是别有所缘。别人轰轰烈烈搞了个博览会,你若一点动静没有,对上,你不是太无能太没有政绩了吗?对于他们,搞博览会也就成了向上级交差或者是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究其实,厂家、企业念的“经”他们也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念着。殊途同归耳!
于是这博览会就多,就滥。大到各部委,各级政府,小到一个公司,一家编辑部,甚至哥儿几个往一起一凑,也能披挂齐整地满世界去扬名立万。于是就有圈内人私下里发布新闻,说是一般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小企业,每年都有几十张邀请函翩然而至。至于那些效益卓著又名声在外的,那数字说出来未免让人心惊肉跳。但惊归惊,跳归跳,最终大多还是要带着人民币去博览会上“潇洒走一回”的。不愿如此“潇洒”的人想必也有,但那结果往往也就不妙。前一段日子,一家大报就登过一篇文章,说有一家企业为了节省几千块钱的参评费,结果损失了几千万。对于我等局外人,这确实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据说,后来为这事还打起了官司,也不知结局究竟如何。虽说这件事笔者未作任何采访,不敢在此细说因果,漫评轮回,但有一点似乎也还可以肯定,那就是类似的事情应该是有的,而且估计为数不会少。有意的朋友不妨深入调研一番,结果当证明敝人此语不谬。
博览会,对于中国正在发展着的经济来说,曾经是一种促进技术交流、扩大企业经济合作领域的极佳形式,但种种原因和因素的搀入,使博览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乱而后治。混乱和无序不会永远主宰中国的博览会。今年入夏以来,一场反腐倡廉的活动席卷中国大地。对经济活动中曾大行其道的人情、关系、贪污、收受贿赂等弊端和丑行,廉政之剑已高高举起。而表面看来直接导致着博览会如火如荼的金牌欲、金奖欲,也正在受到现实的无情嘲弄。一位30多人小厂的厂长前往电视台作广告,要求将他们几年间得到的十多个奖项全都列出来,编导断然拒绝:“广告是一门艺术,不是菜单。”厂长大恸:“我这可是花了多少万才整来的。”编导嗤之以鼻:“你当现在的消费者都是傻子,不明白你那些金牌背后的道道呢?”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法制正逐步得到完善。博览会的资格审查和报批手续,也将逐渐严格起来。可以预见,中国的博览会离高质量、高水准的目标已为时不远,也必将为社会推出一大批属于我们自己的名星企业和名牌产品。苟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万千企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