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青年社会问题预警报告
1993-08-27杨涧华
▲本刊独家报道
▲1994年,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一年。
▲社会敏感层——青年层能否风平浪静地度过这一关?
▲青年行为的波动将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秘书长杨涧华根据大量可靠性资料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研究出这份预警报告。意在提请社会各界对青年社会问题给予广泛关注,并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早期治理。
总体观察,1994年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主流将健康平稳,杂陈其间的青年社会问题尚不足以构成突发性的社会危机,但亦不能等闲视之。
1994年青年社会问题的敏感点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因受该年度国民经济升幅下压的影响,青年利益的索求空间将在一定时间内显示出相对狭窄的状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动作升上台面后,社会分配的公平原则不可能一步到位,当一部分青年的利益受到某种挤压时,他们或萌生寻求社会保护的意识,或以失衡的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因经济问题激发社会负面事件的可能性将有所增加。
★民工潮再度裹挟百万青年农民离乡离田
据专家预测,1994年以青年农民为主体的民工潮,将比往年增加2成以上,约计800万人左右。
鉴于目前工农业剪刀差拉大,种田利润菲薄,务农积极性受损,出外打工谋生成为青年农民的主要生存途径。民工出外最多的河南省林县,“百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每年可为该县创收数亿元。同时,青年农民大规模离乡离田,又使原本素质不高的农业生产力资源受到致命伤害。
据分析,1994年民工潮的冲击地带,仍为京津沪及沿海开放城市,但人满为患的城市早已不堪重负。由于银根偏紧,施工项目锐减,大批民工将无活可干,沦为盲流。
铁路是民工流动的载体,1994年客运不畅现象仍会继续,个别塞滞地区不排除发生针对铁路部门的过激行为。
青年民工的权益保护日益成为突出问题,非法雇工、侵害青年民工权益案件正在增长。在北京崇文门非法劳务市场,人贩子已拐卖1800余名进京打工的农村女青年到山西忻州。
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已是1994年城乡建设与管理的棘手问题。是疏还是堵,是易地转移还是就地消化,应有一个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青工权益保护引发劳动争议和劳资纠纷
随着企业加大改革力度,打破旧体制,推行各种承包制、股份制和优化组合以来,劳动双方的权益亟待作大幅度调整。目前,由于企业改革的不彻底性,企业与青工利益的整合尚未到位,磨擦时有发生。在国有企业,青工与企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用工制度方面;在外资企业,青工与资方的纠纷主要集中在合同的理解与执行方面;在私营企业,青工与老板的纠纷主要集中在权益侵害方面。
上海市劳动仲裁部门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争议案319起,比去年同期增加43.7%。全国外资企业仅1993年一季度便发生罢工2000起。许多私营企业的青年雇工上告法庭,寻求自我权利的法律保护。其中外轮“阿卡迪亚”号中国船员受辱的遭遇引起社会震动。
预计1994年上诉劳动仲裁部门和寻求法律解决的案件会有上升趋势。紧迫的是要加快劳动法规出台,在法制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和青年的权益不受侵害,避免、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警惕校园世俗化、贵族化和商业化倾向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和青年教师60%以上对以知识涉世、世身、治国缺乏信心,三分之二的人视教书、科研、公益事业为畏途。这种现象隐含着失衡心理下青年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更值得警惕的是,知识贬值引发的校园世俗化、贵族化和商业化倾向。
世俗化表现为对政治的冷漠,对市民文化的迎合,视流俗趣味为新潮等。贵族化表现为对民众社会的漠视,视中国主流文化为糟粕等。商业化表现为知识者的价值取向向物欲、金钱大幅度倾斜,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认识产生动摇。
中国要实现世纪之交追赶世界潮流的战略,校园无疑是提供优秀人才的基地,而目前的状况却是人心向商、学教乏力,其后患难于预测。解决这个问题仅靠道德呼唤远远不够,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及政策的倾斜迫在眉睫。
★物价升幅影响青年经济利益
经济学家预计,1994年日用生活消费的通货膨胀仍将在10%左右浮动,政府有限的财力将投放在农业、交通、能源等国力急待增强的项目上。在消费层面上感受物价上涨压力最大的当属青年。
统计资料表明,青年中最感经济拮据的主要是农耕和市民阶层;国家公务员和青年知识分子的收入与社会收入平均值继续拉大,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对改革的认同。北京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表明,京津沪三市市民对物价升幅的承受心理令人忧虑。尽管专家分析不会出现类似1988年的抢购风,但利益受损较大的青年群落可能出现异常反应,内陆局部地区发生负面事件的可能性亦不排除。
我们在认真做好青年与改革同呼吸共命运教育的同时,应注意着手青年特殊利益的社会保障工作,帮助生活困难的青年度过难关,并协助政府制定相关的青年社会保障法规(如标定最低工资额、最低生活消费额、困难补助及有关福利等)。
★收入高落差导致青年社会公平心理失衡
近年我国国民的收入渐次拉开距离,形成较为鲜明的三个层次:个体、私营从业者、公司经理及外商代理、文体明星为富裕层面;工薪阶层为自足层面;农民与待业、退休市民为贫困层面。三个层面是低收入与最高收入的平均额为1:15-1:20。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差一般定位在1:10的比例上。
据统计,在社会高收入层中青年所占比例虽不足三分之一,但其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对同龄人却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相当一部分低收入青年时有“社会是否公平”的内心质疑,无心致学,无心做工,有甚者走向违法“捷径”。虽然1994年个人收入高落差的问题将通过个人所得税进行调节,但要确定一个公众基本认可的分配机制尚须时日。分配不合理仍是影响青工劳动积极性的潜在因素。
★亟待强化青年的国家整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近几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普遍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国家整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而现实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倾向却有所抬头。1994年境外敌对势力将会继续在西藏、土耳其斯坦问题上做手脚;西北部分地区仍为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的第三区;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台独、香港1997过渡的对抗活动也会继续。
我们必须对青年强化国家整体意识,反复告诫他们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福祉所在,走小国寡民之路不是正途。当代青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境内外一切从事分裂活动的敌对势力作斗争。
★青年犯罪行为明显指向经济领域
今明两年,青年犯罪活动具有明显的经济行为指向,其中因经济纠纷引起的流氓械斗、报复伤人案呈现激增趋势。内陆地区的车匪路霸、人口拐卖,沿海地区的卖淫嫖娼、毒品交易、偷渡等犯罪活动皆有明显的谋财目的。
1994年青年犯罪已能预见的新问题有:青年黑社会团体向经济领域渗透,中学生盗窃犯罪上升,盲流的流窜作案增多,经济活动中的诈骗行为趋向严重等。尤其应关注“体制外群落”的青年犯罪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动向。
社会各界应共同寻求科学的治理对策,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