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比思想更重要
1993-08-27陆黛
陆黛
这几年,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中算是出尽了风头:1991年6月,上海高校首届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华东化工学院荣获唯一的1个一等奖。1991年上海高校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竞赛,华东化工学院获2个三等奖。1991年上海高校非物理专业竞赛,华东化工学院获3个二等奖。1991年,全国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申报的3项作品全部获奖。1992年,华东化工学院获得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8个一等奖中的3个一等奖。其中,“超微粒磁粉制备技术”在拍卖时卖出了200万的最高价,成为轰动中国科技界的新闻。
人们急于想知道,华东化工学院的教学改革用的是什么偏方?
人的精神面貌的改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从衣食住行开始
1985年,陈敏恒就任华东化工学院时,学校的“噩耗”不断:上海市教育系统的一些重要会议,以往都能参加而现在却不能参加了;校际教学评估、博士点评审、石化总公司科研项目评审和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学校都名落孙山。
校内1985届毕业生离校时,宿舍门窗被严重破坏,墙上留有多条标语:
“只恨当年一失足,误入化工难自救。”
“叹!四年松散无名师;悲!青春年华空虚度;伤!所学甚少空余力。”学生宿舍区也是满目疮痍,垃圾遍地,楼道年久失修,阴暗潮湿,一片破败景象。
院学生会组织各系的学习委员对学生的状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是多数学生对多数课程不满意。
化工学院办学几十年,何曾落到今天这步田地?神奇的“马太效应”使化工学院面临失去“重点院校”的危险。
陈敏恒院长的“剑”将挥向那里?
这年的11月,正逢期末大考,陈敏恒期望以严格的考试制度去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端正学风,开展教育改革。然而,几天后,第三食堂前便贴出了一张署名“吴铭”的大字报,许多同学还在上面作了旁批,嘲讽院长“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只抓考试纪律,不管学生生活”,最后几句是“和尚造反,院长完蛋”“陈敏恒下台”“打倒陈敏恒”!
不屑一顾?追查惩处?平时脾气急躁的陈敏恒这次却有些心平气和。两天后,在一分起草好的院长致全院学生公开信中,陈敏恒郑重宣布:即日起,陈敏恒每天中午在学生食堂吃饭。
连通器原理告诉陈敏恒,在A处加压不一定在A处起反应,却有可能在其他薄弱的环节产生反作用。加压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来说,每星期贴一张大字报不费吹灰之力,而一个学校领导如果每天都处于堵漏状态,根本就不可能去搞改革。教学改革必须要搞综合治理,总体设计。学生工作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首先得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开始。
陈敏恒走进了学生宿舍,在学生食堂吃了3个月的大锅饭,寻找改革后勤工作的途径。
很快,承包制在学生食堂开始实行。不但饭菜质量提高了,而且花样也多了起来,价格也稳中有降。随后,在一批青年教师的倡议下,为学生建立的秋季文化艺术节、春季体育节、“五四”思想艺术节三大节日以及以招标方式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举行,大学生宿舍、浴室、开水房、溜冰场、大学生俱乐部、文化艺术中心等设施相继建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面对这些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开始感受到改革带来了华东化工学院的生机。
宽严相济严爱结合柔情加魅力培养合格加特色的有用人才
教学改革改来改去,归根结底是要使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该负起学生成才的责任。学校有权利和义务对学生施加影响。院长陈敏恒有这样的想法: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自爱心还是出自私心,这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职业良心的重要尺度。爱心不能只是一种愿望、一种宣言,而更应该是一种行动,只有当学生在学校成了有用的人才时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才有了道义的基础。
下面是学生家长写给院长陈敏恒的信,从信中可以看出华东化工学院在对学生施加影响时遇到的阻力。
“据说学生刚进校时学习很轻松,自从您上台以后,一阵暴风骤雨,打得他们晕头转向,许多人因为过去学习抓得不紧,现在感到很吃力,于是,有人考试不及格,有人拿不到学位,还有人被退学……”
有个学生在校报上写文章:“……近年来,我院的学生比以前压力大得多了。过去读书,平时轻轻松松,考试总能过关。现在不行了,奖学金和分数挂钩,考试成绩和学位相连,加之毕业分配实行产销见面,学生的压力多大呀!”
从抓学生的纪律、公德、卫生习惯到抓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纪律,华东化工学院的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宿舍干净了、上课率提高了、考试作弊的少了。以夜自修率为例,1986年平均每天3500人左右,约占全院学生总数的50%,而1991年则上升到了7000人左右,占全院学生总数的90%。
学校规定,学生一年有两门考试课不及格就要留级,连续留级两次则要退学,一学年有三门考试课或四门考查课不及格也要留级。但为了不负父母的养育之心,允许退学者在办完手续后,交纳400元学费继续在校借读,以观后效。
曾经在大字报上攻击陈敏恒的一位学生找上门来。系里责其退学,他认为自己是学非所长,要求转读管理系。陈敏恒不计前嫌,说服管理系接受了他的借读,同时给他指出:“不要成天满头大汗地拿着电喇叭东奔西走,光尽公民义务,而不尽学生的职责。”这个学生却不以为然,最终,6门考试5门不及格,无可奈何地退了学。
随着改革的深入,华东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上开始显示多样化。他们提出了学校应该培养“合格加特色”的人才质量观。这是针对长期以来将“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平均发展”的反正。
所谓“合格加特色”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重视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合理发展模式。合格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色是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基于这样的思想,学校编列第二课堂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设面向学科发展的学科型优秀生班和面向企业工程的工程型优秀生班,开设第二专业,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改革奖学金制,着重奖励“学有所长,绩有特色”的学生,在大面积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让一大批拔尖学生脱颖而出。这几年,华东化工学院在国内的重大比赛中之所以成绩突出,个中原因就在于此。
教师挂牌开课学生自主择课矛盾在新体制下得到了最大程度衰减
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这是华东化工学院教育改革中着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他们的思路是,打破平衡,引进竞争机制,搞活教学过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制约关系。于是他们推出了“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择课”的改革措施。
同一门课,开设不同规格、不同学时、不同学分、不同教学方法的课,并由不同教学特点的教师挂牌,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师。每学期开始,学校都向学生公布各门功课的学分、学时。在选课前一周,所有开课教师都同学生直接见面、对话,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挑选老师,上课之后两周,学生还可以改选别的课。对于一些热门的课程,教师也可以挑选学生。学生要想取得优秀教师面授的机会,必须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
这一改革在上海乃至在全国都是首创,自然在化工学院引起了阵阵波澜。
面对选课人数忽上忽下没有定数,有人称之为“自由市场”,也有一部分教师经不住竞争的压力,不习惯这种新的竞争环境,接受不了设摊让学生去“货比三家”的挑选,悲叹“教师的神圣被亵渎”,还有的拍了桌子。
这一改革也同样给学生带来了压力。1989年下半年刚开学,学校将230多门课程和400多名教师一起推向全校学生,两周内竟有3643人改选或退选了课程。因为选不好课,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学期的学分,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毕业分配。
师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教师掌握着学生的考试、评分的权力,学生掌握着教师工作好坏的标准、工资奖金的多少。自然,教师教学生的责任心有了。教得好,就能吸收学生,听课的学生多,教师的收入自然也就高,听课的学生少,教师的收入自然也就少。学生因为有了选课的自主权,也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听课,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矛盾在这种新体制下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减而转化为一种动力。消极因素变成了积极因素。
看到华东化工学院这几年来的改革成果,并不是“脑满肠肥”反而有些消瘦的院长陈敏恒倒是感慨万千。他在华东化工学院的一次几千人的大会上的一段讲话,曾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任何一种体制和改革措施实施时,必然有人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被动、落后的局面。就像跳高一样,提高了竿的高度,必然有人跃不过去。这些人中,有人经过努力以后又跳过去了,有人则被淘汰。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