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寿命古今谈
1992-12-29张慰丰
张慰丰
人类的疾病与寿命是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变化的。
据考古学及有关文献资料,原始时代人类寿命短促。从已发掘出的40多个北京猿人化石来判断,1/3以上的人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山顶洞人死于童年的高达43%。在欧洲中部西里西亚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的94具骸骨中,只有4具的年龄在50岁以上。
从古人类的遗骸中,我们能探知古代的许多疾病。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入骨化石中,可见到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口腔疾病等。资阳人有严重的牙病,荷兰医生、古生物家杜波依斯发现爪哇猿人骨骼,化石的股骨上有一隆起的骨瘤,尼安德特人常常苦于患关节炎,从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脊椎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结石、骨髓炎和动脉硬化,还有血吸虫、矿工肺等,以及天花病遗留的瘢痕,埃及两个著名法老图坦赫曼和埃美西斯五世,经检查都死于心脏感染。
公元6世纪前后持续50年之久的鼠疫大流行,使1亿人丧生。14世纪黑死病(鼠疫)横扫欧亚大陆,欧洲死亡人口达1/4,全球死亡7千万人。19世纪它又第3次爆发世界性大流行。黑死病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造成陈尸遍野、十室九空、田园荒芜的悲掺景象,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的水手从新大陆带回梅毒后,1494年在欧洲爆发第1次大流行,后又传播到世界各地。
疾病的肆虐,使人类健康大受损害,所以到13世纪,英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后,人类的平均寿命才跃至40岁,到20世纪初,我们的寿命已达到49.2岁,这是人类寿命的一次突破。
近百年来,学者们几乎查明了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与此同时,查明了营养缺乏病的原因,推动了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抗生素、磺胺药和杀虫剂的发明与发现,大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从1950年到1979年。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平均寿命由48岁提高到61岁,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由87岁提高到51岁,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突破70岁大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寿命为73.7岁。解放前,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左右,1989年已达69岁,这是人类寿命的第二次突破。
如今,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火灾、工伤、中毒、溺水、自杀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死亡的前4位死因,积极防治这类疾病已是当务之急。学者们认为。这些疾病的40~50%是由人们自身的行为造成的,特别是吸烟、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尤烈,有人预言,就我国目前吸烟状况推算,到2025年将有5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据联合国预测,到2000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将达18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可达到4000万,与此同时,全球将会产生1000万孤儿,这些孤儿其中有不少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的结局是十分悲惨的,由于艾滋病造成大批20岁到40岁青壮年以及婴幼儿死亡。到那时,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能会从目前的高峰上跌落下来。
要防治上述的所谓“文明病”,最明智的决策是立足于大卫生观,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力量,由政府统一领导、全民参与,并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要使广大群众明白,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转变人们的认识与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防病的目的。如果全社会能坚持不懈地推行这项决策,人类不仅有可能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而且能使人寿登上新的台阶,这是当代世界维持人类健康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