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话养脾
1992-12-29沈卫平
沈卫平
一年中的夏季,气温最高,对于养生者来说,注意调养脏腑,是十分必要的。此时节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养脾最佳,为什么呢?其道理要从脾的特点说起——
1脾为仓票之官:中医所说的脾不同于西医的脾。中医的脾就像一个贮藏营养的仓库,它具有“运化升清”的作用,这种“运化升清”就是把食入的饮食通“化”后,将其精华部分“升清”,并被吸收,其糟粕通过“运”,被排出体外。脾的这些作用是靠脾气来完成的。脾气还能约束人的血液运行,不使其流于脉外,这就是所谓“脾统血”。此外,脾在情志上表现为思,其外在表现于口、肌肉和四肢,因此,通过闻其口味,观其口唇色泽、肌肉的壮瘦、四肢的肤色就可了解脾的功能是否正常。
2脾为后天之本:人的个体状况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后天饮食的奉养,而脾能“运化升清”饮食,使其精华部变为气血,营养生命,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又誉脾为“后天之本”。由于所有的脏器都要靠脾的滋养,因此,脾的形象就如同万物之母——土地一样,故中医认为脾属土。
3脾主长夏:夏季万物生长最盛,其条件是土地的肥沃,对于人来说,夏季所有的脏器均活动旺盛,新陈代谢比一般时期要快,所需营养更多,这些营养靠得是脾的不停“运化”,故中医说“脾主长夏”,只有夏季调养好脾气,才能使气血化源充足,人体才能充满活力,永葆健康。
夏季养睥的主要办法有:
一、药茶益脾
1西洋参茶:人言夏日不能进补,其实不然,西洋参甘、苦、凉,功效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西洋参2克,切薄片泡水饮,专治暑热烦渴、气短无力。
2黄芪茶,中医补脾鼻祖李杲认为:“脾胃一虚……必用黄芪……以益气而补三焦。”可用黄芪20克,切薄片加水1500毫升。煮沸1刻钟滤渣取汁代茶饮。可治内伤劳倦、脾虛泄泻、气衰血虚之头晕。
3乌梅陈皮茶:功效健脾理气、生津止渴,乌梅5枚、陈皮lo克,泡茶频饮,治心烦口渴、不思饮食、腹胀腹泻。
4藿佩茶:功效化湿祛暑,用藿香6克、佩兰6克,加水1500毫升,煮沸1刻钟滤渣,取汁代茶饮,治伤暑之身热,烦渴、吐泻、食欲不振。
5荷枣茶:功效健脾益气,清暑利湿,大枣10枚、荷叶半张,人清水中泡半小时洗净,枣去核,荷叶切碎包人枣内,加水1500毫升煮45分钟,先食枣,汁代茶饮,治消化不良之腹胀食少、烦热口干。
二、食疗补脾
1炖黄鳝:夏季小暑前后正是黄鳝肥美之际,此时黄鳝的滋补作用最强,人称“小暑黄鳝赛人参”。可用黄鳝500克、党参15克炖服,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利湿,治虚损亏劳、肢倦无力、饮食不香、风湿痹痛。
2荞麦面;用荞麦面500克,制成宽面条或荞面饼食用。功效健脾消食,化积止汗,治腹胀食少,泄泻痢疾。
3蒸甘薯:祖国医学认为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用甘薯250克蒸食。冶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腹胀便秘。
4山药莲子粥;山药250克、莲子20克,先用清水泡透,加水煮烂食用,功效为健脾除湿止泻,洽脾虚腹泻,久痢、消渴、小便频数。
5凉拌蕨菜:中医认为蕨菜能清热化痰。开胃润肠,可将蕨菜250克,用沸水焯一遍,切成寸段,拌辣椒、青蒜后食用。治厌食烦渴、腹胀便秘。
三、压穴按摩健脾
按摩能调理脾胃阴阳,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使机体旺盛、气血生成充足。
1涌泉穴,此穴总领人一身之气血。方法用拇指压于左足凹陷处,先轻后重按揉20~40次,然后依法再按右足,治神疲乏力、腹胀。
2足三里穴:此穴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之一,有“长寿穴”之称,可起健脾和胃、消滞化湿、调补中气、强健体质之功效。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在膝关节下3寸处,以重按揉至有酸胀感为佳,一般按揉40次左右。治虚劳损伤、脾虚泄泻、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脏器下垂、脱肛等。
3申脘犬,按压此穴有理气和中、降逆祛湿之功效。方法是以右手食、中指并拢,中指微屈,使两指尖端平齐,力度均匀地点按心口窝下至肚脐的二分之一处,有胀感后再按30次左右,治胃痛吞酸、呕吐呃逆、腹胀腹泻。
4劳宫穴;按揉此穴可益气活血、舒筋活络,方法用拇指压于左手掌中央处,以重按压至酸胀后,再揉按20次,然后依法再按右手。
四、行步并脾
行步对“后天之本”——脾亦有很大的好处,行步可使“运化”增强,食欲大开,升清充分,精华充足。气血流畅,手脚轻松有力。行步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工间、晚上。要求是:①全身放松,抬头挺胸,②以腹式呼吸为主,三步吞津一口,⑧轻着便装。速度适中,少讲话多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