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人注目的辽宁“辞官潮”

1992-08-24关庚寅

中国青年 1992年10期
关键词:辞官本溪辽宁

关庚寅

大约在10多年前,辽宁某地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一位菜场女售货员当上了劳动模范,身不由己地被推上了公司副总经理的交椅。可是她性格内向,在领导岗位上每天如坐针毡,于是主动申请辞去职务,回到原来的菜场卖菜。这下不得了,她在别人眼里立即失去了光彩,“贪污”、“不然就是生活作风出了问题”等等猜疑压得她抬不起头,连父母都认定她“犯了错误”。领导后悔不该让她辞职,走马灯似地找她谈话。这位美丽诚实的姑娘终于挺不住了,一病不起,离开人世……

10多年的迅猛变革,使得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今天听来如同天方夜潭。在今天辽宁的土地上,“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强烈震撼,党政官员走出衙门,或办厂、或经商、或投身新事业,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大景观。

本溪溅起第一朵浪花

1985年1月13日,在山城本溪,团市委干部程小平公开宣布他将辞职,去农村筹建一个化工厂。尽管他的“革命行动”不够彻底,还留了条“停薪留职”的尾巴,但他的行动却拉开了辽宁党政官员辞官的序幕。

仿佛是串通好了的,当年3月,本溪市总工会的科长邹玉杰,毅然摘下“乌纱帽”,立志回乡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紧接着,本溪市委政研室处长李明,这位曾在国家级报刊鼓吹改革的秀才辞去处长职务,给名噪一时的关广梅当助手去了。

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本溪市纪委秘书长王彦刚向市委领导打了报告,要求辞去官职,同另外7名辞职的青年官员一道,去偏僻落后的辽东山区创办他们筹划已久的“华谷实业公司”。

一下子,本溪市的党政“衙门”里,从一般干部到领导干部,一共走出47位官员。他们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4岁,几乎全部是大学毕业生。

种种责难包围了这47名官员。“他们想干什么?是不是嫌官小?”“他们的职务是组织安排的。说辞就辞,还有没有党性?”

面对责难,程小平回答挺冲:“我是学化学的,我觉得一块铁应该放在熔炉里冶炼,放在那里日晒雨淋,慢慢氧化,就会失去价值。”王彦刚则老成持重地陈述他的理由:“全党的中心工作是把经济搞上去,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现在山区的老百姓很苦,同时咱们的机关人满为患,效率不高,国家背了很大包袱。我想为改变这种状况尽一份力。”

一时间,本溪市委组织部门手忙脚乱。如何处理辞官问题,从来没有先例,中央也没有发过文件。好在市领导很开明,“新事新办”,为第一批辞官者开了绿灯。

本溪47人辞官的消息见报后,辽宁省内引起轰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效尤者日渐其多。短短几年内,全省共有数百名官员踏上新的人生历程。

冲出衙门,路靠自己走

有人断言,敢于辞官的人,肯定有坚强靠山,他们看准时机捞一把,风头一转又可以重新坐上铁交椅。此类辞官者并非没有,但从笔者了解的辽宁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福分。一旦离开衙门,他们只能靠自己、靠机遇、靠市场。

本溪的程小平、王彦刚就是典型的例子。

程小平告别官场后,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之余,内心又觉得空落落的,有点恐惧。除了建立自己的涂料厂的计划,他一无所有。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积累办厂资金,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程小平不得不去当倒卖蔬菜的小贩,去建筑工地挖土方,上街去推销妻子缝制的锦旗……当他积攒了400元资金之后,他借了一间旧仓库当厂房,赊帐购买了化工原料,然后就站在自写自贴的招工广告下等待应聘者。足足等了两天,终于等来了一个农村小伙子。这样,程小平的涂料厂才算开张。为了纪念他辞官的那一天——1985年1月13日,程小平给自己的小作坊命名为113涂料厂。

王彦刚体味了更多的艰辛。以前,他作为市纪委秘书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请示汇报不断;如今,谁见了他都躲着走。他去找财神爷——银行行长请求贷款,这位老熟人竟不肯见他。他去找土地爷——城市土地规划委员会申请地皮,看在原秘书长的情分上,人家答应研究研究,一研究就石沉大海。

有一些企业家,以为王彦刚做过大官,将来可以用得着,在他辞职之前,曾纷纷表示鼎力相助。可是,当他们发现此时的王彦刚不过是一介白丁,又一个个地反悔。王彦刚又气又急,大口大口吐血。幸好他是条好汉,硬是挺了过来。他四处游说,说服一家小厂为他担保,借到4万元,“华谷实业公司”终于呱呱坠地。

经过六七年的奋斗,程小平已成为本溪113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当年两个人的小作坊已发展成拥有注册资金300万、200多名员工、40多名科研人员的辽宁省最大的涂料生产企业,每年向国家交纳利税40万。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他被推选为辽宁私营企业协会的副会长,辽宁省工商联常委,省七届人大代表。

王彦刚的“政绩”不算显赫,甚至一起创业的那7名伙伴都先后离开了他,但他仍不灰心,扎根山区办了两个工厂,一个林场,每年产值100万,利税7万。他说:“我至今仍不后悔。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80年代中后期,辽宁数百名辞官者中,绝大多数获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功,也有一部分人发现此路并非坦途,碰壁之后又悄悄回到衙门。

看来,“接受市场的考验”决不是一句空话。

万余官员齐“下海”

如果说,80年代中后期辞官者在辽宁尚属星星点点的话,进入90年代,热衷于此的官员越来越多,辞官已蔚成潮流。特别是今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更多不安分的灵魂开始骚动起来。

据辽宁省委组织部的统计,自1991年以来,全省已有近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兴办实业,有38936名官员离开了党政机关,其中18233人干脆下落不明,不用说,肯定是“下海”了。仅几十人的团省委机关,就有4名处级干部主动辞职,走上了前途莫测的创业之路,甚至某市一位年轻有为的代市长,也放弃仕途,应聘到企业去一展身手。

“这些人辞官就是为了钱!”有人愤愤地说。不必讳言,难耐清苦,追求更高收入,是辞官者们的重要动机。有一家外资企业在沈阳招聘工作人员,许诺每月收入上千元,还有小汽车、大哥大一类玩艺儿,惹得沈阳150多名处科级干部前去推销自己。有一位官员直露地说:“这些待遇,我就是熬成局长也享受不到。”

但是,仅仅把“辞官潮”涌动的原因归结于“钱”是不够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收入,商品经济意识深入人心,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最根本的。还有,干部制度的改革在即,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也使得一大批官员产生了“先走为主动”的心理。君不见沈阳市政府断然下令,于1992年7月1日起,停发10%官员的薪水么?

总之,三言两语不能把“辞官潮”掰扯清楚。

辽宁万余官员离官“下海”,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拍手者曰:干部队伍庞大,极易成为改革的阻力,官员辞官“下海”,有利于“消肿”、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摇头者曰:“消肿”固然好,可大量优秀人才辞官,将会降低党政机关的干部素质,而且,许多辞官者和党政机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兴办实业,会不会加剧腐败现象的产生?

赞成也罢,摇头也罢,该到来的事情总要到来。因势利导,扬利抑弊,这是我们面对“辞官潮”的唯一选择。

猜你喜欢

辞官本溪辽宁
本溪绿石谷景区
八秩有感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不放弃的妈妈:辞官陪“强迫症”儿子成长
闵子骞辞官
高阳台·本溪枫叶
本溪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