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精神疾患状况一瞥

1991-12-30孔令秋

祝您健康 1991年3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床位精神科

孔令秋

据台湾卫生部门统计,台湾精神病患者在人口中的比例,大约为千分之三,也就是说,现有2099万人口的台湾省,精神病患者大约有5~6万名。那么,精神科医生有多少呢?据台湾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数字,全省只有400余名。精神科长期以来在台湾医界处于冷门状况。学生不愿报考精神科,医生也不愿意从事精神科临床。目前,台湾全省真正具有实际疗效的“有效床位”不过2000~3000张,远远不能满足精神病人入院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精神疾患日益增多,又得不到治疗的状况引起了医疗界和民众团体、慈善机构的注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介绍精神病的防治方法,成立有关的诊治康复机构,并向当局呼吁切实解决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康复问题。前不久,终于通过了一项保护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卫生法”。有关部门也正准备采取一些切实的改进措施。

首先解决医生问题。台湾医疗行政部门规划每年以40~50名的速度培养精神科医生。但是,医疗行政部门又说,落实这个规划还有许多困难,即使达到了这个速度,要赶上患者日益增多的需求,至少也需10年以上。

第二是解决医院床位。医疗行政部门将要求所有的综合性医疗机构都要设立精神科,设立精神病床位。但是这个问题是和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联的,没有医生,何来精神科诊疗?再说,按现代社会的要求,设立精神科需可观的经费,各医疗机构并非都能办到。

第三解决病人的医疗费用。台北市从1986年开始,实行精神病患者的医疗费和住院费全额补助。为这项补助,市政府每月要支付3000万元新台币,市府已深感难以承受。台湾全省各县市的社会福利基金在财政短绌的情况下更是很难像台北市那样实行全额补助。

可见,“精神卫生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台湾精神病患者的医疗问题。倒是一个叫作“康复之友协会”的民间组织起了不小作用。1974年成立的台北“康复之友协会”由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社工人员、物理治疗师及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目前,除了台北市,高雄市、桃园市、花莲市也有了类似组织。几年前,“康复之友协会”还创立了下属的复旦之家、博爱商店、常春藤工作坊和职能工作坊等组织。这些组织都是为了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和为他们重新步入社会做准备的。申请加入这些组织的精神病患者必须由医院精神科介绍。在协会的机构里参加重返社会的学习,不但有工资可领,还有住宿费的补助,协会的精神科医生则定期给病人检查和治疗。人们常常可以在复旦之家、博爱商店里看到精神病患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不过,精神病患者的问题,从社会医疗网的建立、医疗质量的提高、社会福利的改善到协助病人康复、辅导就业、追踪医疗等一连串的工作,牵扯面很广,决非民间力量所能承担。再说,更让人担忧的是,台湾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加的趋势有增无减。金钱的贪欲,破产的绝望,歹徒的敲诈,前途的渺茫……这一切都给人们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如果不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观念等深层次上解决其弊端,台湾的精神疾患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床位精神科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