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邮展:一个中学生的梦

1991-08-20陈炜

中国青年 1991年8期
关键词:驻华使馆集邮使馆

陈炜

我是个普通的中学生,我的“集邮龄”也只有一岁,可是我已经收集到40多个国家的2000多枚邮票了,我准备举办世界邮票展览,把收入捐给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办世界邮展的念头是1990年5月的一天在饭桌上萌生的。

我本来不集邮,有了邮票就给我的一位邮迷朋友,他常向我介绍邮票“行情”。1990年1月我去北京时,想给他带点特殊的礼物回去便打电话给民主德国驻华使馆,希望他们给我一些民德邮票,是因为我觉得国人对西欧和美国较感兴趣,对东欧了解较少,而东欧的邮票也很好看,送民德的邮票会显得特别一些。

民德使馆的文化参赞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要我立即去大使馆。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文化参赞PROBST给了我很多邮票和首日封。临分手时,他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可以给你很多邮票,你去办一个展览会,向去参观的人介绍这是民主德国的,展览会以后这些邮票就全归你了。

我?一个中学生,就凭刚刚拿到的这些邮品,办一个外国邮展?简直是大白天说梦话。我礼貌地表示“考虑一下”,其实根本没往心里去。

邮迷朋友拿到民德邮票,当然很高兴,顺便向我发布了“国际邮票行情”,以后见面时他也时常发布这类消息,就像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似的。我忽然明白了,集邮比买股票保险系数大,邮票只会升值,价格绝不会比面值低。这样,集邮也可某一种“黄金储备”,一种生财之道,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开始集邮了。

有一天,我正吃着饭,PROBST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去办一个展览会!是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办一个外国邮展呢?不过,办一个国家的和办几个国家的甚至一个洲、整个世界的邮展,恐怕困难程度差不了多少,既然想办一个国家的,为什么不干脆办全世界的邮展呢?!

我被这个念头激动了。我从小对未知的世界很感兴趣,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父亲也给我讲了许多外国的故事。我的理想是做个出色的国际记者。我曾打电话给英国路透社北京分社,请他们告诉我怎样才能做个国际记者。接电话的是耿必儒先生(WiliamKazer),他约我去面谈,于是我们成了朋友。我想,收集国家的名片——邮票,可以使我更多地了解世界。

1990年8月,两德统一前夕,民德使馆的文化参赞回国了,接着给我寄来很多德国邮票,这使我非常感动,也使我举办世界邮展的决心更坚定了。

8月中我到北京,先去向团中央的老师讲述了我的想法,学校部的高洪老师把我介绍给主管中学团的工作的李克强书记,克强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让我同联络部陈辞处长详谈。我同陈处长整整谈了一个下午。他对我的精神、毅力表示赞赏,同时指出了许多我不曾想到的困难,并为我提了不少好建议,指点我怎样去做。当时亚运会将要在京举行,举国上下为它服务,我没能为亚运做大贡献,便想把办邮展的收入捐给第25届奥运会。

然后我又把这个计划告诉耿必儒先生,他认为有实现的可能,建议我与国际奥委会联系,并为我提供了地址。这以后,路透社和美联社的驻京记者们为我提供了很多外国有关机构的地址。

接着,我把邮展有关问题写成英文信件,请北京化工学院的加拿大专家史康迪先生修改后,签上我的中英文名字(为了邮展,我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DavidChen),寄往各国驻华使馆。信发出后三五天,分别打电话去询问。这期间还分别同苏联对外友协驻中国代表库利科娃、苏联使馆一等秘书日古列夫、英国使馆新闻官戴伟绅、塔斯社驻京首席记者卡西洛夫等见面详谈了我的计划,他们分别给了我帮助。

越南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陈友在电话中说,已收到我的信,但使馆中没有邮票,已打电报回国去要了。亚运会期间可能会有一个越南邮票代表团来北京,他打算安排我与他们会面。

当我从北京返回安徽时,收到许多国家驻华使馆寄来的邮票,同时寄来的,还有他们共同的祝愿,预祝我的邮展成功。接着,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先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和法国中央邮局、澳大利亚国家旅游局也分别寄来邮票,英国教育大臣约翰·马克生先和加拿大外交部长乔·克劳克先生分别寄来了各自的签名照片;荷兰使馆外交官皮特先生在信中称我的邮展将是对第25届奥运会的重大贡献;香港永安集团公司的一位经理寄了一些台湾邮票;中国驻意大利米兰的郭总领事表示将在我举办邮展时为我提供一批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的邮票;德国邮政部长寄来签名照片和邮折……

1991年1月15日下午,我收到伊拉克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寄来的3张伊拉克邮票,其中两张为萨达姆总统像,一张身着民族服装,另一张身着军装,笑呵呵的。谁能想到,隔了一天,1月17日,海湾战争全面爆发……

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收到这么多邮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它使我深深感到,体育真不愧是传播世界人民友谊的彩球,它是国界和种族界限阻隔不了的,它必将使世界的友谊不断地升华与发展。愿五环旗飘过的地方变得更加美好,愿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人民心中永存。

作家肖复兴曾在一篇报告文学中写道,一位中学生长跑运动员说过:人生好比田径场上的环形跑道,直道后面是变道,变道后面接着的又将是直道……

希望我的梦想成真,到那时,我们展览大厅见!

猜你喜欢

驻华使馆集邮使馆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浅谈驻华使馆工程开缝式幕墙防水体系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林怡副会长会见新任印度驻华使馆副馆长林凡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
驻华使馆网站营销能力研究
驻华使馆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