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八月的记忆
1991-08-20魏群
魏群
骄阳似火的8月,我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了泰国和老挝两个邻邦国家。短短10几天的时间,我不仅感受了泰、老两国酷暑高温,也同时感受了两国人民和青年如火一般的热情与友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记忆却是那样牢固。那位容貌、举止酷似我国著名电影演员陈述的翻译官员桑内先生;那位胖胖的,虽然言语不通,却常常和我讨论起“男人与鞋子”问题的乌莎妮小姐;那位一直陪着我们,并每为我们抢下一个镜头便向我们深鞠一躬的摄影师;还有被妻子称为最英俊的丈夫的通卡;还有虔诚地要我为她“算命”,爱说爱笑、无忧无虑的卡姆丹,他们都使我那样地难以忘怀。在泰国和老挝的每一天,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感觉和新的发现。
在这里,我先将我在泰国的一些感受告诉朋友们。
一直听说泰国人做事情节奏快,讲效率,果然名不虚传。当我们的脚步刚刚踏上泰国的土地,我们对此便有了切身的感受。泰国时间晚上9点多钟下的飞机,曼谷机场一片灯火通明,庞大的吊车,成堆排列的集装箱,还有刚走下飞机的一群群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繁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如果不是因为夜色笼罩,这里绝分不出黑天的休息和白天的劳作有什么区别。
在曼谷机场贵宾室举行了欢迎仪式之后,一辆面包车载着我们驰上了高速公路,抬眼望去,各式各样的如同中国自行车大潮般的汽车队伍穿梭往来,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红灯,绿灯、黄灯和霓虹灯,以及富有节奏感的喇叭声声,使你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这座现代化城市强劲跳动着的脉搏。此时此刻,想起我们的首都北京或许已经带着周身的疲倦寂静地睡了,竟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涌进浮想联翩的心绪。当夜,接待我们的泰国总理府青年局的桑内先生和乌莎妮小姐与我们交谈到将明天以后的日程全部安排满意后才离去,属于睡觉的时间已所剩无几。是啊,今天的事情就该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在曼谷先后呆了10天,活动日程总是满满的,就连活动间的小憩也被安排上了内容。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一天忙碌,直到夜晚十一二点才能返回宾馆,我们感叹日程的紧张与繁忙,连个打盹喘息的空儿都没有,但也庆幸正因为这每一天都被十二分地充分利用,使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对泰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不仅乘阿育他耶公主号船领略了旅游圣地大城府古城和邦巴音行宫的美妙风光,还一睹了大皇宫圣殿的壮观与辉煌;我们不仅拜会了负责青年事务的国务部长赛素丽·集滴军女士,还参观了佛丕府的青少年中心,并与叻丕府丹嫩沙多县班莱乡的青年们一起度过活动日,和京畿警察指挥部青年培训所的教官与少年们共进晚餐;我们不仅在王后的秘书陪同下参观了集拉达宫内的促进工艺基金事务,还去贫民窟考察了端巴贴基金事务;我们不仅同泰国工业厅与合作社促进厅的负责人探讨了有关青年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还同兰甘亨大学的校长们交流了有关青年和学生工作方面的意见;我们拜访了泰国体育机构的总裁,我们参观了艺术学院的教学,我们走访了巴雷残疾儿童福利院……总之,泰国朋友安排得很周到,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国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形成了难忘的印象。但是,我们尤其难忘的,还是桑内先生、乌莎妮小姐的工作热情和讲究效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每天早晨我们还在进餐时,他们就早已等候在宾馆的大厅;每天归来,他们总是将每个房间的钥匙从服务台领出亲自交在我们手中才肯离去,离去时总忘不了双手合揖,道一声晚安。
乌莎妮小姐工作起来格外严谨,不苟言笑,但是闲歇下来又不乏幽默与大方。她正在谈恋爱,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婚姻恋爱所持的观点。一天行车途中,她拿一本画报给我看,画面上是一双漂亮的皮鞋,她很郑重地对我说:“男人就像鞋子,号码尺寸不合适,再好看的鞋子也不能穿,我就是要找一双合适的鞋子。”她的话把车上的人都说笑了,她却非常认真地问我们:“难道中国的青年人不是这样看吗?”我们由此与她探讨起中泰两国青年价值观的异同,我约她写一篇“关于男人与鞋子的人生断想”,使中国青年了解她的观点,她痛快地说:“好啊,有机会到中国去,我一定要和中国的青年朋友们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后来的一天,她没有按时赶到宾馆,我们想准是出了什么事,不然她绝不会迟到的。正在焦虑之时,她来了,一瘸一拐的,一脸抱歉。我们关切地上前询问,她悄悄地掀起裙角让我看,一道伤疤还在流血,她说:“坐在‘鞋子的摩托车上,不小心撞车了。”我们为她带着伤还赶来陪我们的举动所感动,同时也默默地祝福她早日获得“一双”合适而漂亮的“鞋子”。
泰国是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那里不仅有第一流的景致,也有第一流的服务。曼谷的“泰国亭饭店”可谓世界上最大的饭店,一晚上招徕的顾客高达3000多人次,为此,1988年被载入吉尼斯大全。到那里吃饭,真是莫大的享受,既可以吃到最鲜美的海货,还可欣赏到独具泰国风情的音乐舞蹈。最绝的一招是那里一些训练有素的服务员,脚底下都踩着一双四个轱辘的旱冰鞋,手托大盘小碗穿梭于长廊小道之间,全如在旱冰场上滑冰,一溜猛跑,脚底生风,驰骋自如,令顾客瞠目结舌,惊诧不已,那份刺激,那份新鲜使顾客食欲大增,味觉倍浓。可是谁也不会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水田。每当人们知道了“泰国亭”的来历,无一不为创造了今天的那个突发奇想而赞叹不已。看来,人类的聪明与智慧是一笔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开启人们的智慧与灵感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比做什么都更实在,更重要。
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泰国在发展教育事业上也颇具匠心。曼谷的兰甘亨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型大学,1971年以前,泰国的国立大学有限,难以保证学生们升学接受高等教育,致使许多青年人或是辍学经商、或是出国留洋,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于是,政府在人民代表团的同意下,于1971年11月26日创立这所大学。这所大学可以免试不受限制地招生,学生中有高中毕业的家庭主妇,也有在工厂做工的工人,小到17岁,大到70岁,学生可任意选择专业,在学时间为8年。20年来,已有25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其中20%的人获得了学位。这种教育方式,为泰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当我们置身在兰甘亨大学的校园,代表团的同志产生了同一样的想法,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两亿多文盲的大国,是否也可以多开辟一些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呢?
泰国的青年工作也别具特色。泰国没有专门的青年组织和工作机构,但是在总理府青年局的协调下,总理府的其它各个部门都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叻丕府的府尹(省长)这样告诉我们,“对于青年,不同的厅有不同的任务,比如劳动部门主要培养青少年的谋生技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社区发展厅则着重负责指导青年小组的活动,着眼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青少年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组织青少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参加各种活动,以培养青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泰国的青少年工作的显著特点就是务实。我们看到每个青少年中心都有就业指导班,小学生们课余时间到这里学烹饪、裁缝,理发等;乡下的青年在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下,组成养牛、养猪、养鱼等小组。京畿警察指挥部将二年级的小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严格的轮训,每人半个月,过集体生活,学法律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摸爬滚打、擒拿格斗,锻炼意志品质。这些做法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8月是短暂的,留在8月的记忆却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