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的诗与心
1991-01-01
80年代初,汪国真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这座主要以华侨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里,散发着异国情调的红男绿女并没有使得来自北国的诗人心旌摇曳。他一心迷恋着诗歌,并细细地体味其中的细腻、生动的魅力。后来,他开始跃跃欲试,在学校板报上羞羞怯怯地发表了几首抒写自我情感和青春期“忧郁”的小诗。正巧,《中国青年报》的一位编辑去暨南大学采访,偶然发现了那几首虽显稚拙但却散发着灵气的小诗,便带回北京刊发在报纸副刊上。这小小的成功,激发了他的勃勃野心和欲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整天埋首于诗笺之中,乐不知返。
但是,诗人真正的诗歌创作,却是在那次刻骨铭心的初恋失败之后。人的情绪曾一度颓丧消沉。但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够在许许多多无益的假设之中生活了。为了情感的解脱,便有了《流逝》;相逢无需解释/分别不必解释/正如晨曦/正如落日/来像一幅画/去似一首诗/或者缠绵/或者凄然/都是美的故事/感情上的事情,并非那么容易决断。在经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的苦苦追索之后,《怀想》诞生了:
我不知道/是否还在爱你/如果爱着/为什么会有那样一次分离……回想你的笑靥/我的心起伏难平/可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有婆娑的夜晚/一如从前那样美丽/这首诗以一份绵绵难绝的真挚情愫,触及了一些人真切的人生体验,一经发表,许许多多年轻的或不年轻的读者便纷纷传抄,用来纪念自己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某一次结局不够完美的情感历程。
诗人从此告别单纯只为自己写诗的象牙之塔,而以全部的激情,去抒写那些曾经使他激动不已的美好而瑰丽的人生诗章。而诗人的思辨能力几乎和他的激情与想象力一样的丰富。他的几乎每一首抒情诗中,都带有精辟而深邃的哲理……
在他随后创作的《生命,总是美丽的》一诗中,诗人写道:……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最后一句生命总是美丽的与《流逝》中那句都是美丽的故事相较,其思想深度的前后嬗变,细心的读者想来定会了然于心。而这种变化,正标志着诗人诗歌创作的重大转折,她使得诗人将目光和诗笔转向了现实的生活,去抒写生命旅程中情感和哲理的交响,去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索、表达和阐释生命的意义,去一步步走进广大读者的内心世界。
汪国真的诗开始崭露头角,即而风靡全国。它是从不景气的诗界刮来的一股清新的风,其时,朦胧诗正受挫。
朦胧诗从思想到艺术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有致命的局限,那就是它的艰涩难懂,隔阻了它与民众的交流,限制了它的传播和影响。而汪国真的诗明白晓畅,清丽易懂。汪国真的诗歌的大部分,都与当代青年遇到的烦恼、挫折、迷惘和困惑有关。你不能说汪国真是专门为解答和排遣当代青年遇到的问题才写这些诗的,但是,在客观上,汪国真的诗确实像一副清凉剂起到了慰藉那些年轻心灵的作用。
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的诗歌备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往往既能取儒家人世的人生态度,又采取道家出世的超然情趣,再参悟了佛家的空灵,将高深的人生哲理蕴含在浅显易懂的文字之中,使诗歌对人们有一种安慰、劝导、鼓励和教化的作用。
诗人的心中也将永远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情感。在他迄今为止的创作过程中,曾受到了许多诗歌编辑的鼎力相助和众多读者的推波助澜。如果没有他们,诗人今天的成功或许将推迟到好多年后。这份情感后来被诗人倾注进了那首曾一度广为流行的抒情诗《感谢》之中: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诗中,诗人完全坦露出了他的感激之情,真诚而淳朴。正如诗人所说的那样,在生活中,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委实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值得他“今生今世,好好收藏”。
汪国真的第二本诗集《年轻的思绪》的出版非常有趣。这本诗集的稿子是山东一位喜爱汪国真诗歌的女青年,历经数年,把汪国真在众多的报刊上发表的诗一首一首抄下来,汇集而成的。
1990年3月中旬,山东省《济宁日报》一位与汪国真并不认识的叫李木生的人到北京出差。他受那位爱好汪国真诗歌的女青年的嘱托,辗转找到汪国真。李木生取出那个女青年从报刊上抄下来的汪国真的诗,一个整洁漂亮的笔记本。李木生对汪国真说:“我们不认识。但一定请你在这本诗集上签名。”
尽管汪国真从几千封读者来信中获悉,许多人手里也有类似的手抄本,但像眼下这样既有“书名”,又有“序”,还精心划分了十个“栏目”,而且又抄写得十分工整的手抄本,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汪国真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在这个本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大约过了两个月,汪国真收到了那位叫王萍的女孩儿寄来的一本重新精心制作的汪国真诗集手抄本。这本诗集是用光洁的白纸制成的“书”。诗集的后面还有一页“版权页”,版权页上出版者的署名是“梦幻出版社”。这是一个女孩子纯真、善良而美丽的梦。
这样美丽的梦是无法不让她实现的。当文化艺术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许廷钧得知此事后,立即建议社领导尽快出版这部手抄本。由于全社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年轻的思绪》——汪国真的第二本诗集在20天中即得以出版。印数是4万册,不到两个月售罄,又加印2.1万册。
汪国真深刻、朴实、丰富,却又纯真;清秀中透析出几分哲人的睿智,没有丁点儿矜持与高傲。
即使在他成名以后,他仍在一次聚会上绘声绘色地朗诵曾使他汗颜的初学习作。他敢于向朋友无保留地坦露自己的幼稚。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天津一位17岁的女中学生给汪国真写来一封信,表达对他诗的喜爱并恳切地希望得到回信。汪国真回信了,她又来了第二封信、第三封信,并说爱她的姥姥病故了。汪国真太忙了,但却迅速回了第二封信表示慰问,并解释说因为忙很可能常常要两封信才能回一封,希望得到她的理解。谁知这位女学生感到深深失望,在信中写道:“多么不公平的2:1啊!”想给她以安慰的汪国真,想不到竟在无意中给了她一种伤害,他久久地感到一种懊悔和遗憾。于是,对于两千多封向他敞开心扉的来信,即便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他也竭力回信,并且为这些陌生的朋友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致》:“……当我遥想你/远方的橄榄树/我的胸膛顿时充溢着/天空般莹澈的喜悦/和海洋般深深的忏悔。”
还有一个更加动人的故事,一位老山前线的战士牺牲了,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笔记本里,抄着汪国真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对朋友们说:“虽然我不认识这位战士,但我感谢他,是他用生命给了我一份人生的厚礼。愿我的诗,是他墓碑下的一束小小的山茶花,在他英灵寂寞的时候,悄悄地开放。”
虽然他的诗之旅才刚刚走了五个年头,虽然他手中的笔有时也会露出点稚嫩,虽然他思索与诗情驰骋的视野,有时还不够阔大,但是,他的诗一定会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壁,因为他的诗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存在,因为他那善良的胸膛里,真诚正鼓动着爱与天赋的鹏翅,翻飞的翅膀下,正是那波涛无垠的、千万读者送给他的那份期待与厚爱。
“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走向远方/又有远方”(《美好的愿望》)。
(成庄根据《女友》《新闻出版报》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