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致病何其多
1990-12-28周津通
周津通
气候不仅能改变人的生活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而且还可随时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变机体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从而成为引起或加剧某些疾病的重要因素。祖国医学也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并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淫”,认为是致病的“外因”;因“六淫”为病多带有季节性,故又称“时令病”。现代医学与气象学的研究表明,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压和气湿等)同众多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关系,其中又以气温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
夏季,热浪困扰,气温超过34℃。人们便普遍感到酷热难当,并可引起某些症状或疾病。
1水盐代谢紊乱:可因大量出汗致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和盐分,使正常水盐代谢平衡遭到破坏。
2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可使人兴奋性增强,出现烦躁不安、头昏失眠或使人精神萎靡、神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3心血管机能紊乱:因过多出汗,血液浓缩,可使血压下降、心跳加速。
4消化机能紊乱:因皮肤血管扩张,内脏相对缺血,可使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胃酸下降,消化功能减退。
5肾机能紊乱:由于出汗多,经肾脏排出的水分则减少,可致尿液浓缩,肾功能减退,尿液中出现蛋白、管型及红细胞等。
6精神病:据观察,当暖空气过境时,病人的紧张不安情绪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敏感,妄想等症状加重。
7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气温高,使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又苍蝇孳生,极易污染食物,可使痢疾、伤害等肠道传染病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增高。
8中暑:炎夏酷热天气里,最严重的是引起中暑。中暑有各种类型,如在烈日下曝晒,可因红外线损伤脑部引起“日射病”;因大量出汗丢失水、盐,引起肌肉痉挛称“热痉挛”;因皮肤血管扩张及出汗过多,血液浓缩,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循环衰竭则称“热衰竭”。
值得提出的是,据最近在美国召开的“气候与健康”会议上的说法,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和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会引起紫外线辐射增强和病菌细菌基因突变的增加,从而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可诱发多种传染病的广泛流行。
冬季,寒流滚滚,气温降至~4℃时,人们将感到寒冷。在寒流袭击时,除精神病人多表现抑郁外,尚可引起或加重多种疾病。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此外,气压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亦是明显的,气压过低可使血压下降,使原来血座低的人更感不适,尤其影响人的前绪。当气压突然下降形成沉闷天气时,可使人出现抑郁、沮丧、头脑发胀、心烦意乱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儿童则常吵闹,爱哭或叫喊;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寒流袭击的高压天气里,常出现木僵状态。
气湿更影响人的情绪。潮湿的雨天常使人心情忧郁,情绪低落;夏季的干热风使空气干燥,可使人的反应迟钝,办事犹豫不决。
由上可见,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深入研究气象因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及其规律,不断探索克服不利气候的防范措施,是人类防病保健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