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做亏心事,为何反怕“鬼敲门”?

1989-08-24

中国青年 1989年3期
关键词:当众心理学家寝室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中专生。同班一同学的新皮鞋被偷。当我和他在一起时,总觉得自己就是小偷,脸红、心跳、语无伦次、局促不安。这使得那个同学真的怀疑上我了,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我,在我的背后指指点点,使我欲诉不能,处于一种极苦闷的状态,上课一点也听不进去。为什么没做亏心事,反怕鬼敲门?我该怎么办?

浙江王禅

王禅同学:你好,

看了你的信,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讲过的一件事。她上大学的有段时间,隔壁寝室晾在走廊里的衣服连续被窃,因为她与丢衣服的同学关系很好,人家就请她一起商量抓贼的方法。虽然她明明知道那些同学很相信她,不可能怀疑她,可她仍然浑身不自在,好像自己就是小偷。努力镇静着讨论了一番,她赶快“逃”出了那个寝室。然而,这并没有使她轻松下来,连吃饭、看书她也禁不住想这些。这样,在苦闷中徘徊了一阵之后,她决定去请教几位临床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们告诉她,一些性格内向的人自信心较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价值,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很重视舆论,很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一旦这种担心偶而被证实了,就会对以后的行为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比如,她自认为没有“口才”,不敢当众讲话,迫不得已时鼓足勇气讲了几句,却又遭人讥笑。这个不愉快的经历就作为记忆存留下来了。当现实生活中又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以往的经历就会浮现出来,并与现实情况在情感上形成一个正的相加。于是,她就越发感到别人不信任自己,舆论对自己不利。这样,出现“没做亏心事,反怕鬼敲门”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觉得自己是小偷”,其实是“怕别人说自己是小偷”。那么这种想法与怕当众讲话有什么联系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两者都属于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过度的恐怖反应,而这种反应会随着类似经历的增多而加强。于是,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她就会沉浸在这种感情里,让自己的思绪停滞在这个情感的恶性循环圈中,不能进行合逻辑、有理性的思考。当她独处时,无法排除“别人肯定已经怀疑我是小偷了”的想法;当她与人相处时,又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别人的话,怀疑别人在试探她、影射她,终日苦闷。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从“惧怕舆论”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可以干脆不在乎周围的人怎么看,那么心情自然会平静下来,日子久了,误解也会消除。但许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惧怕舆论”的感情非常强烈,那就只有等到真相大白时才能完全解脱出来。但这之前怎么办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努力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相互理解的。因而暂时的误解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消除的。如果这种误解是由于自身的恐惧心理引起的反应,那么就应尽快让周围的人理解自己,经过一段时间,舆论也会慢慢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误解也就容易消除了。

我的朋友采用了后一种方法,经过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自己就从苦闷中跳出来了。后来她与那些同学谈起那件事时得知,人家确实从来也没怀疑过自己。从那以后,她处理问题变得坦然起来,现在竟能自然地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王禅同学,从你的来信看,你的情况与她类似。所不同的是,你认为别人真的怀疑你了。实际上,这完全是由你的“恐怖反应”引起的。要想解决问题,也可以参照她的做法。在这里我还想多说几句。首先你要相信,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心理疾病,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体验,你不必忧心忡忡,过于紧张。当你能确信自己时,不妨去找那个丢鞋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告诉他。这样,你不但能赢得他的信任,也会使周围的人感到你是一个诚实的人。

你的朋友吴言

猜你喜欢

当众心理学家寝室
当众发言畏惧成因及其适应教学方法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谁更难过
懂事崩
人生什么最重要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