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青年朋友谈谈怎样分析形势
1989-08-24周鹏程
周鹏程
对我们国家的形势,我们青年同志都非常关心。认清了形势往往会鼓舞鞭策自己去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而认清形势的前提又是正确地分析形势。下面我想就怎样分析形势讲几点认识,供青年朋友们参考。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形势
“兼听则明”这本来是魏征丞相进谏唐太宗的一句名言,后来就成为我国人民在为人处事中的一条准则,成为我国历代明君治理国事的一条座右铭了。今天如何分析形势我想也可以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来予以借鉴和指导。
两点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中的精华,也可谓“兼也”。只有用兼听、兼看、兼思的方法来分析形势,我觉得才能明其真伪、知其里表、衡其主次,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革命,是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革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改革的实践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公认的事实;在十年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全民艰苦奋斗的教育抓得不力,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腐败现象,广大群众极不满意,强烈要求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把这些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也同样是事实。广大人民群众会在心里有一本公平帐的。
现在对形势分析有这么一句较为流行的话,叫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觉得这恰是人民群众对十年改革的极为形象的评价。所谓“吃肉”这是指改革给人民带来了实惠,“肉”者比喻改革的成果也,吃肉就是享受到了成果。所谓“骂娘”这就是群众对改革中的失误不满,对社会出现的腐败现象痛恨而提出的批评。“吃肉”与“骂娘”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态度感受和评价。乍听起来“吃肉”怎么还“骂娘”呢?好像是矛盾的。其实这恰恰是人民群众对形势分析的对立统一观,它完全符合当前的实际。
有的人只喜欢“吃肉”的事,不喜欢听“骂娘”的话,奉行爱听、爱看、爱讲“形势大好”的光明论,有的人只喜欢听“骂娘”的话,不喜欢“吃肉”的事,爱听、常传那种“漆黑一团”的言论。这都是只听一面、只见一面、只想一面的片面观。对个人来说虽系难免,但用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看形势,危害极大。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当今历史的现实,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最基本原理。我们既要看到改革的成就,从而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去夺取改革的新胜利,又要看到现在的问题,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就能努力克服改革出现的问题。“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认为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只有用这种方法来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肯定成绩,看到失误,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阴暗,以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把伟大的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用历史的纵横比较法分析形势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是说对事物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评其优劣,论其短长。看形势好与不好也常用比较的方法,有时“纵比”,有时“横比”,不论是纵是横都是一种历史比较的观点,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形势的常用方法。
有人只喜欢纵比,常常把我们的国家以至我们单位现在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相比较,看到哪些改进了,发展了,提高了,而忽略了我们现实中落后、保守、水平低、进展缓慢的不足之处;也有人只喜欢横比,常常把我们国家的现状和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比在人下,好像我们国家和民族一无是处。
这两种比较法,都是历史的分析法,但必须要看到它们都有产生片面性的可能。只纵比不横比,会影响人们向高水平、高标准、高目标去攀登奋进;反之,会使人们丧失对事业前进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我们分析形势应该纵横结合。纵横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比较的时候既要看到我们国家历史在前进,生产力在提高,事业在发展,同时要看到我们国家仍然只是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为此,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艰苦奋斗,不怨天不怨地,更不要去埋怨“老祖宗”修个长城没有造兵舰了。
有人说用纵横观去分析形势,只是为了找出成绩鼓舞信心去夺取新的胜利。因而讲成绩一大堆,九个指头;讲问题一带而过,一个指头。我觉得这是片面的,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面,那就是找到差距,树立新目标来激起人们不甘落后,创新进取的拼搏精神。即使是一个指头,那也不可忽视“十指连心”的起码知识。只有实事求是地用纵横观去作历史分析,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也能得到从正反两方面来推动事业前进的效果。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这是又一种常听到的声音。这些同志的做法常常就是只讲问题,不讲成绩,有时甚至用显微放大的技术去加以渲染和扩大,好像民族没救了,国家没治了,历史倒退了。把问题讲透这是应该的,给人们敲警钟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成绩讲够也是作历史分析缺少不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绩和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分析形势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常常是形影不离的。至于“不说跑不了,不讲不得了”的说法,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点意义,但要把它作为分析形势的一个指导思想,那就得不出分析形势的正确结论。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这才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的统一。
用政治和经济的统一观来分析形势
我们对形势的分析总是离不开对那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考察。这可以说是一个“常规”了,但是,也有的同志喜欢把这两者人为地分开。
“政治好一切都好”。说这种话的同志常爱引用我国在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说的什么“上下一致,克服困难,吃糠咽菜,形势也好”。这些话,有其发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的可取一面;但是,如果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搞经济建设,而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到那种程度,就不仅不能说形势好,而且应该说是形势严峻。
“经济上去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形势就好了”。这种分析形势的观点也是近来我们一些人常用的方法。经济上去,生产力水平提高,这确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形势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但是,不能把经济和政治分开。一时经济上去了,但政治思想教育放松削弱,社会上在“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思想支配下,出现了政治不定安、腐败现象丛生、走私贩毒、贪污受贿等,这样的形势应该说也是严峻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告诫全党要“两手抓”,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这一系列指示就是要我们把政治和经济统一起来去想问题去办事,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两个基本点,本身就是政治和经济的统一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国家的形势就好,各项事业发展就快;凡是偏颇了那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我们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我们今年发生的这一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严峻斗争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狠抓政治斗争彻底清查和镇压反革命暴乱分子,又严惩贪污腐败,带头实施廉政,取得全党和人民的信赖,同时狠抓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形势,应该可以得出形势是好的,而且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发展的正确结论。
总之,用政治和经济的统一观来分析形势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势的辩证统一观的应用,任何把政治经济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方法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