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聋作哑也是一种养生法

1989-01-06韩绍安

祝您健康 1989年4期
关键词:琐事伙伴矛盾

韩绍安

年愈70的退休工人薛师傅有4个儿子,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老少三辈20多口人,兄弟妯娌们住在一起,时间久了,人多嘴杂难免要生是非。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薛师傅总是笑咪咪的,整天到退休职工俱乐部和公园去,与老伙伴们一起下棋、聊天,逍遥自在。当伙伴们问他家里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事儿,操“不操心时,他笑着回答说:“操心不操心关键在于自己。我有一个能让自己不操心的诀窍,所以就不操心。”伙伴们追问他的诀窍是什么,他沉吟半晌回答说:“四个字一一装聋作哑。可管可不管的闲事,我一概不管;孩子们在我面前讲的那些你长我短的话.我都装作没听见,只当耳旁风。”

是的,老年人想不生或少生烦恼,就应该超脱些,有时就应装聋作哑,不能事事认真。凡是看过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的人,都会对希西公主的公爹一一老国王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他刚出场时,处处跟别人打叉,一问三不知。观众都以为他是个聋子。可是后来发现他并不聋,是装聋。他诙谐地说:“我喜欢听的话,就不聋;我讨厌的话,就聋。”他这种装聋作哑的做法,使自己少生了许多烦恼,有利于健康长寿。

对于老年人说来,装聋作哑并非轻而易举。因为老年人愿意管闲事,这不奇怪。因为人老了,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对社会的义务尽完了,剩下的余力只有用到儿女身上;因此,他们在家庭里不甘心退到第二线,总怕子女们不会办事或办不好事,大事小事都要干预。

其实,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因为,子女们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都能应付复杂的社会环境,独立自主地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处理家庭琐事当好家长,一般也能胜任。事实上,自立门户的子女们,几乎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生活中有许多老年人就是处处不放心。他们对小夫妻之间的小矛盾,兄弟、妯娌之间的分歧或纠葛,甚至与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家具的添置、食品的采购,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又要干预。其实,这些不该管的事儿,老年人若去管,常会吃力不讨好。比如。儿子和儿媳之间偶尔争吵几句,老人装着没听见,不加理会,人家小两口很快就会和好如初的。相反,老人一管,说谁谁都觉得委屈,管谁谁都不服,甚至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把矛盾管大了。再如,孩子犯了过失,父母教训一番,或给予必要的体罚,如果爷爷、奶奶不分青红皂白地袒护孩子、责一隆大人,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有错不知错,大人心里不高兴,闹得全家都不愉快,甚至会引起三代人之间的矛盾。

有些兄弟姐妹多的大家庭,当他们之间发生矛盾时,会习惯地让老人当裁判,也常到老人跟前告他人的状。这时候,老年人更应该头脑清醒,最好装糊i涂。因为,这种裁判是很难当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采取不闻不问的好。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生活琐事,不包括重大的原则问题。如果是子女或其他亲人遇到确实需要老人帮助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老人指导时,或是晚辈犯有严重过失,走上歧途,作为老人就不能置若罔闻,采取观望的态度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老人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权威,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这时再装聋作哑就错了。

有人会说,长期装聋作哑就是让老人不动脑筋,那不会使老年人越老越糊涂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装聋作哑是指家庭中那些不该管的琐事或无原则的争执与纠纷,而不是指周围的一切事物。正相反,老年人要做到这种装聋作哑,还必须老有所为,热爱生活,有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如绘画、书法、种花、养鸟、对弈等,并且经常走出家门,到公园和老人俱乐部去,到老伙伴中间去,使生活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闲得发闷,也顾不上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7。

如果每个老年人都能这样对待生活和对待子女。肯定会使许多烦恼从自己身边溜走,而且还会使自己在家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从而有助于保持心情平静,精神轻松愉快,增进健康与长寿。

猜你喜欢

琐事伙伴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伙伴
新伙伴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我的好伙伴“苍苍”
美国琐事二三 美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