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语言——人际交往的艺术

1988-11-01汪福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2期
关键词:雇员谈话距离

汪福祥

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悟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作为人类物质活动——人际交往的艺术,当然也不乏空间语言的奥秘!

在我国,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空间语言还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许多人或许还没听到过这种说法。其实,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门社会语言,属于无声语言范畴。

譬如,如果一个日本人和一个英国人在某一饭店的大厅内进行首次交谈,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个英国人将在谈话过程中不断碎步后退。如果那个日本人不晓得对方后退的原因,他将会碎步进逼,因此,两个人很可能会转起圈来。实际上,那个英国人碎步后退是为了使他的个人区域不受侵犯,而那个日本人碎步进逼也是为了调整他的空间需求。再如,国外的一些大公司的总经理在和他的雇员谈话时通常保持一段距离,这种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语言,意思是暗示出经理和雇员之间的等级差别。如果雇员不懂得这一空间规律而硬要凑近经理的身旁谈话,势必会引起经理对他的反感或恼怒。这种对空间的守卫和需求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空间语言。

空间范围圈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这个空间范围圈就是他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距离。我们也称这种伴随个人的空间范围圈为“个人空间”。

那么,每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到底有多大呢?这个范围圈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部落内,也取决于不同的场合。比如,澳大利亚人喜欢有一个宽敞的空间,交谈时也喜欢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而对于两个素不相识的北美成年男子来说,最舒适的谈话距离间隔为70厘米左右,而南美人则喜欢靠得更近些。中国人或美国人与他人的空间范围圈差不多,而日本人习惯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之中,因此,日本人的空间范围圈往往小于其他国家的人。非洲人的空间范围圈也比美国人或中国人小得多。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空间范围圈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时也和许多其它因素有关。在宾客众多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必然会靠得近一些,以便交谈。在公园、办公室、酒巴间和其它社交场所,人们也往往靠得较近。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和他们所喜欢的人交谈要比和他们不喜欢的人交谈靠得近;朋友要比点头之交靠得近,熟人要比陌生人靠得近;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的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女人要比两个男人靠得近。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当周围到处都是空座位,而你不去坐,却偏偏要紧靠一个人坐下,那么,这个人不是急促不安地移动身体和书本,就是干脆离开。

但是,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一个人坐在一个双人座位上,即使他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旁边的那个人也是不会走开的。因此可见,在公园里和汽车里,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也会有所变动。正如霍尔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就象一个“气仓”,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就会缩小到最小点。

区域距离与日常生活

人们正常地进入他人的密切区域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方是密友,或是向对方求爱;第二,对方怀有敌意态度,或是准备“进攻”。在日常社交场合,我们有时能容忍陌生人进入我们的个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但是,一旦陌生人进入我们的密切区域,就会导致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心脏跳动加快,肾上腺素注入血液,血液注入大脑,这样,身体肌肉就进入了紧张地戒备状态。

研究表明,当你友好地将手搭在与你刚刚结识的人的肩上时,即使他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或是为了不得罪你而故作欣赏,但他对你的印象和感觉会有一种消极成分。如果你想让他人感到坦然自在,最重要的准则就是同他“保持距离”。应该提出的是,我们是否能在他人的密切区域内活动,主要取决于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如何。比如,一名新雇员在来到一个新单位的最初阶段很可能会感到受到别人的冷遇或慢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别人不过是在没有进一步了解他以前同他保持了适当的社交区域距离。过一段时间,当他被其他雇员了解以后,他们与他的区域距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最终甚至可以进入对方的个人区域,有时还可能会进入密切区域。

在交谈时,人们的躯体相隔的距离大小最能精确地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恋人之间接吻时一般将他们的身体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并在相互间的密切区域内活动。然而,从国外某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中我们会看到,新年前夕,甲的朋友和他的配偶来乙家坐客,当乙同甲妻亲吻致意时,两者都会将他们的骨盆部位相互保持至少15厘米的间隔。

当然,对于区域距离的准则也有破例。比如,到了周末,国外某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很可能会成为他手下一名普通雇员的钓鱼伙伴儿。钓鱼时,他们会忘记他们之间的等级差别并且可以在相互间的个人区域或密切区域活动。然而,一旦回到办公室里,总经理就会重新将他的钓鱼伙伴儿置于社交距离之外,以维护他的尊严和社会等级规矩。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对空间需求的欲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大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他就会感到凄凉、孤独和寂寞,当一个人的空间小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或者当他的空间范围圈受到侵犯时,他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因此,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荒郊野外的相遇和他们在大城市拥挤的公共汽车里相遇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两人在野外相遇,相互致意后几分钟内就可能谈得火热,甚至会交上朋友。然而,两人若在市内的公共汽车上相遇,即使他们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也可能会互不理睬。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花园、郊外也通常是增进感情的好地方。

空间语言对我们的启示

概括起来讲,在社交中,你是受人欢迎还是惹人讨厌,主要看你是如何地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并取决于你对空间的处理办法。因此,在行动之前,需要慎重地考虑对方的各种因素,包括他的空间范围圈的大小。在同他人相遇时,如关系密切,有时拍拍他的肩膀,在谈话时触摸一下他的手也会产生一种好的效果。如关系不很密切,有时你站得离人太近,即使没有触碰他,他也会对你产生疑心。所以,正确判断你应同他人保持何等距离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许多因素都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同他人所保持的距离间隔。在判断一个人为什么要保持距离之前,应首先考虑其中的每一个可能性,然后再作出判断。从图1来看,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猜想:

1.男人正在亲密地同女人“套近乎”。

2.男方的密切区域小于女方的密切区域,并无意地侵犯了女方的密切区域;

3.男人来自密切区域较小的国家,女人来自农村。

从图1看来,我们至少可以说两人的密切区域是有差别的。女人身体后倾的事实就是进一步的依据。

在跨越文化交往中,有时我们难以判断出对方的密切区域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呢;事实证明,“试探”和“观察”是两种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说,在你试探性地凑近和某人谈话时,注意留心观察,如若对方原地不动,这就证明距离合适(图2);如若对方身向后倾(图1)),或是碎步后退,那就证明你侵犯了他的密切区域,因此,你就应止步或后退一步。

(志刚摘自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奥秘的人体语言》)

猜你喜欢

雇员谈话距离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距离美
白宫男女不同酬大于美国平均值
距离
床到马桶的距离
政府雇员,路在何方
美国提高联邦雇员最低工资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