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呆傻”的街头雕塑
1988-08-23杜玄
杜玄
目前的城市雕塑合作多偏重于教育性、纪念性、标签式和说明性的作品。为鼓励人们学习就有很多看书的雕塑出来,为了表现尊重劳动便做个清洁工立于待头,龙潭雕龙、鹤乡做鹤、鹿泉雕鹿,莫愁湖做美女——莫愁女(美女雕塑有增多的趋势)。甚至北京市朝阳区在一段相距不到5公里的街道内便有三个单位门前有鹿、鹤、天鹅的雕塑。这些东西,不单单是选题太直接,更多是构思与表现的肤浅与简单化。由于这些雕塑不具备审美功能,人们很快便会对它们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恶反感。而世界上一些有名的、美丽的城市却有大量以纯粹创造美为目的、烘托一种和谐、清新的艺术环境的雕塑。它们以颇具现代感的新鲜气息,潜移默化地陶冶、感染着观者,它们起着一种文化的作用。因此,人们着眼的应是文化性。
一次,我与一位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的艺术家谈话,他讲当时众多的雕塑家都担心合作中风格、手法的统一问题,但以后合作得却比较默契、顺利,效果很统一,几乎像一个人完成的一样。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城市雕塑创作中缺少个人风格,形式单调。长年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教育不注重形式规律、独特性的创作训练,甚至反对形式的、个性的表现。这样就培养了一种以功夫论高低的审美观,创作上宁可牺牲创新也不可失之严谨,而这也正适合了社会上对“看得懂”作品的需要。一些雕塑家也不敢超前引导,只求雅俗共赏,迁就群众或是误解了群众的需要,不阳春白雪,也不下里巴人,即心安理得了。 这种艺术形式经过了批艺术家在社会环境与政治风浪中的多年磨练,成熟度、成功率很高,而一些想在新的形式中探索的艺术家由于欠成熟和试验阶段的脆弱性,很难与之抗衡,于是这种艺术对于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形成了非主观的阻力。当我们眼看着艺术家们对社会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变得愈来愈强,而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却愈来愈少的时候,当我们眼看着具有永久性的雕塑作品一旦立于街头引起观者不满的时候,我们是多么为之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