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切除后的远期影响

1987-12-30袁经国

祝您健康 1987年5期
关键词:排空胃酸小肠

袁经国

有些胃病患者,因为疼痛剧烈,服药效果不好,就要求作外科手术,以为手术可以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对于那些溃疡病多年、反复有胃出血、有后壁穿透性溃疡而疼痛剧烈者,有幽门梗阻经内科治疗未能缓解者,经X线、胃镜检查发现有胃溃疡恶变者,以及幽门管、胃小弯溃疡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急性大量胃出血用药物治疗无法止住,因大量呕血引起休克,输血1000毫升仍未纠正,因溃疡穿孔引起腹膜炎者,还需急症手术。而一般病人仍以内科治疗为主。因为手术后也会发生种种并发症,有的可发生于手术后数年至十余年,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见的餐后倾倒综合征

几乎有80%病人在术后10~14天,刚开始增加进食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倒综合征”。当进食中量或大量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甜的流质后,于餐后半小时内出现腹胀、肠鸣、暖气、恶心,中上腹痉挛作痛,有时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眩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晕厥跌倒。所以称之为“倾倒综合征”,是由于站立时容易发生,躺下后即缓解。其原因是因为胃排空食物快,大量食物迅速进入肠子,由于高渗,使许多液体进入小肠,肠蠕动加快,引起腹胀、肠鸣、腹痛、腹泻。由于大量液体进入肠腔,使有效血容量下降,估计要降低10%,所以可引起心跳加快,在站立时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厥。有研究表明,进食高渗葡萄糖后,可刺激小肠分泌5-羟色胺,使血管扩张,加重症状。

除了这种即刻发生的倾倒综合征以外,还有少许人可发生于餐后1~2小时,称为“延迟型倾倒综合征”,类似低血糖反应,表现为软弱无力、眩晕、心悸、出冷汗、饥饿或腹中空虚感。活动、情绪激动容易诱发。其原因为胃排空食物快,食后葡萄糖迅速在肠道吸收,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进而导致低血糖。这种延迟型倾倒综合征较少见。

为预防倾倒综合征,应注意饮食控制,少食多餐,每餐进干食,少饮汤,要限制大量吃糖与甜食。餐后立即平卧半小时可预防或减轻发作。多数病人随时间推延而适应,发作逐步减轻,几周后发病明显减少,只有5%终生存在这种后遗症。

胆汁遗流性胃炎

一般发生于术后几个月至几年,有些可间隔十余年。由于失去幽门这个“闸门”,胃与小肠直接吻合,所以手术后肠道中胆汁、胰液易倒灌进入胃部,胆盐可以去除磷脂,溶解胃粘澈,破坏胃粘膜表面,胆汁可激活肤液中磷脂酶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使胃粘膜进一步破坏。胆汁返流性胃炎可表现为胃痈,餐后更明显,甩止酸药无效,常可有呕吐,有时可吐出黄色苦水。

胆汁返流性胃炎可服用氢氧化铝凝胶、消胆胺。也可服用胃复安加强胃排空,减少胆汁、胰液的倒灌。

吻合口溃疡

一般发生于胃手术后二年内,98%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复合性溃疡手术后,很少发生于胃溃疡术后。“无酸就无溃疡”,所以“吻合口溃疡”病因在于手术未很好解决胃酸分泌增多。约五分之四病人有胃痛,以脐孔左上方为明显。常发生于夜间,疼痛比手术前更为严重,进食、服碱性药仅能暂时缓解。有三分之一以上病人有胃口不好、恶心、呕吐、体重减轻。易引起出血,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间歇性黑便,所以常有贫血。由于胃排空较快,钡剂不易在溃疡上涂布,且手术后变形,所以X线钡餐检查不易发现“吻合口溃疡”,而纤维胃镜检查较易作出诊断。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积极内科药物治疗2个月无效,应考虑再作手术,80%以上可有满意疗效。

代谢性骨瘸与贫血

有三分之一病人在胃切除术后5~10年左右,会发生代谢性骨病。这是因为胃切除后食物在胃内混合不充分,停留时间短,影响营养的吸收,钙吸收减少,食物与胆汁不能很好混合,脂溶性维生素D吸收减少。表现为肢体无力,胸、背、股部骨骼疼痛,易发生股骨骨折。X线片可见到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验血钙降低,血碱性磷酸酶有升高。胃切除术后适当增加含钙食物及脂肪饮食,有助于预防代谢性骨病。

胃切除术后贫血也十分多见。可有44%术者发生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胃切除术后胃酸减少,铁的吸收较差;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上段,手术后胃空肠吻合可以跳过这些部位直接进入空肠,也可影响吸收'胃排空快,经肠时间短,也可影响铁的吸收。治疗可胧铁剂加桔汁或维生素C,以帮助吸收。对口服无效者,可肌肉注射铁剂。此外,胃切除术后还可因内因子分泌不足,引起维生素B1缺乏而发生贫血,也可因叶酸吸收受影响而发生贫血。

近年来颇引人注意的残胃癌

近年来发现,胃切除术后6~7年至10余年,残胃发生胃癌比一般人群高6~7倍。有认为与胃酸缺乏、胃内细菌易生长繁殖,产生亚稍酸盐增加,从而使亚硝胺形成增多有关。也有认为与胆汁返流,残胃发炎、萎缩,肠上皮化生有关。有认为胃泌素对胃粘膜有一定营养作用,手术后胃泌素缺乏,胃粘膜易发生萎缩,肠上皮化生,进而转变为胃霜。动物实验证实胆盐也有致癌作用。总之,残胃发生癌的机会确实较多,应引超充分重视。

其它远期的影响

胃酸有强烈杀菌作用,是人体对付消化道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胃切除术后胃酸降低,易发生肠道感染,特别是沙门氏菌感染,所以夏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研究表明,鼠伤寒杆菌在胃液的酸碱度为pH2以下时,有99%被杀灭,而在pH 8以上时,大多能很好生存。其它如金黄包葡萄球菌、产气炎膜杆菌也类似。

胃手术后有些人可因胃泌素缺乏,使小肠粘膜也萎缩变平,影响吸收。可因食糜迅速进入小肠,胆汁与胰液分泌与食物不协调,食糜经肠时间短,不能充分混和,影响消化吸收,结果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体重减轻。

胃手术后由于胆囊神经也受累,可使胆囊收缩功能受影响,胆汁易郁滞在胆囊。有些人术后过分进补,使血脂代谢紊乱,胆汁中胆固醇分泌增多,结果可使胆石症的发病有增多。

总之,胃切除后的远期影响是十分广泛的,手术并非万无一失,一劳永逸,有利无弊,所以手术必须严格掌握指征。

猜你喜欢

排空胃酸小肠
灌肉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