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手术方法等

1987-12-30许国铭

祝您健康 1987年5期
关键词:肌麻痹胆道息肉

许国铭

一提起外科,人们总与开刀相联起来。但是即使开刀亦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外面着手进行,如现今之剖胸、剖腹即是。但在内镜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可将手术器械经内镜导入,从而开创了从内腔进行手术的新纪元——一窥镜外科。两者相比,腔内手术无须开腹,自然损伤要比一般手术小得多。

内镜一般是用之于诊断疾病的工具,怎么又能作为手术工具的呢?原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可将高频电、激光、微波、注射器等,导入内腔,进行切开、止血等外科基本操作,从而进行各种手术。高频电、激光、微波都具有较高的性能,故可用于切割及止血。经内镜导入一长注射器,还可向腔内注射各种药物。这就是窥镜外科工作的基本原理。

最早开展的内镜下治疗工作是止血与息肉摘除。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内镜检查时常可发现活动性出血病灶,如边缘渗血与喷射性出血等等,但既能看到出血灶,为什么不能同时“治疗”一下呢?于是从最简单的用喷洒止血药(如冰去甲肾上腺素、硷式硫酸铁等)的方法,发展到局部注射纯酒精、鱼肝油酸等硬化剂,更进一步利用高频电、激光、微波等技术止血,使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率大大下降,并有可能以内镜止血来代替手术的结扎止血。拿出血最为凶猛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来说,能作手术减压及结扎止血者并不多。一般均用三腔管压迫来止血,但若在内镜下注射各类硬化剂,使曲张之静脉闭塞,不但能急诊止血,还能起到预防出血的功能。息肉也是消化道常见病之一,其中腺瘤性息肉极易癌变。为了一个小息肉动一大手术,似乎有些“划不来”。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取息肉,然后用高频电切铷与止血,当然比剖腹术要高明得多。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窥镜外科更有了飞跃的发展,以致发展到外科医生手术前总先考虑能否先由窥镜处理,不行再“开刀”。那么目前为止,除出血、息肉外,到底通过窥镜外科还能做哪些手术?现简介如下:

一、治疗消化道肿瘤:通过照射NCl-YAG激光可根治早期胃癌(浅表型胃癌),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更适合于用激光治疗。

二、解除梗阻:维持营养:无论是良性或恶性肿瘤所引起的消化道狭窄,都可用高频电、激光,微波等予以切开,以解除梗阻。对咽喉肌麻痹无法吞咽时。可在内镜下作胃造瘘术。对低位肠梗阻,可经内镜插入通过Miller管,以维持营养。对食道狭窄者,可作切开及扩张术,或留置套管,以利进食。

三、胆道疾病的治疗:胆道结石与胆道蛔虫均可经十二指肠镜作壶腹切开后取出。同理可用于治疗慢性胰石所致的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高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可经内镜作紧急壶腹切开术减压及控制感染。对因胆道或胰头癌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若无法手术治疗,可经内镜在胆总管内留置套管,可起到明显降黄作用。

四、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对久治不愈的顽周性溃疡可经内镜照射激光,或注射尿班素等治疗。

五、其它:如取出异物,诱导插管等,更有甚者报道经纤维结肠镜作阑尾切除术。

总之,窥镜外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它使外科从作大体手术发展到局部微型手术,从体外到腔内,具有疗效确切,损伤最小的优点。当然,窥镜外科与普通外科一样,也有各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心血管意外等等。这些也须在术中尽量避免。但是窥镜外科毕竟仅有十余年的历史,随着器械与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会发展得更完善,使它在手术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看物时为什么会出现“双重物体”

听农

李锦兰同志:

来信问看物体时为什么会出现[双重物体],现答复如下。

一般说来,如出现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时,我们称之为一复象一。真正的复象通过[复象检查]可以明确。如确实有[复象]存在,则提示有限外肌麻痹。

来信中所说的[双重物体],看来很可能不是[复象],而是物体周围出现的[虚象],一般是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起的。如配戴上合适的眼镜,屈光不正得到矫正,使物象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则所谓[双委物体]即可消失。而如果是跟外肌麻痹所引起的[复象],那么即使屈光不正得以矫正,而[复象]仍然存在。

希望您到医院眼科医师全面榆查一下,以明您所说的症状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猜你喜欢

肌麻痹胆道息肉
226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