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交往中的四个问题

1987-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6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听力文明

祥 瑞

交往是人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之一。正是在交往中才能形成人的个性。学会对行为和关系进行评价,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这些规范以指导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交往能使人产生多种兴趣和爱好,例如,它能推动人去学习和模仿;反之,也能对此起阻碍作用,这在青少年团伙、群体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在选择朋友方面没有什么要求,相互关系也不太协调,经常在一起谈些低级趣味的“信息”,这未必是令人满意的交往。

真正有价值的交往应具有什么特点呢?这种交往会产生怎样的相互关系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对人有什么益处,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大文豪高尔基劝诫人们说:“任何时候也不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即认为对方的缺点多于优点。”在交往中经常会碰到对别人的态度问题。态度凶狠、心怀叵测的人很难与人交往;与此相反,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则广交好友。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人们的交往应该是主动的,这种主动性不仅应当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中。

第二,要善于正确地了解别人行为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这个“别人”愿意把他的行为动因告诉你,否则当相互关系破裂时就会把一切责任推给对方。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曾这样描写过不理解他厄运的人:“你们认为我是个凶狠、精神失常的人,或者是个仇视世道的人……但你们并不了解,由于人所不知的原因,我才成为你们想象的那种人,我怎么向你们解释呢?我丧失了听力,而它应该比其他人的更完好,更灵敏……”生活中的确经常有人错误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人们正常的相互关系不仅应当具有合理性,而且要有理解别人、同情别人、与朋友同甘共苦的热情和愿望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第三,为了在人们之间建立正常的关系,交往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交往文明除了诸如尊重别人,友好相处,有忍耐性等特点外,还需要具备恭谨谦让和接人待物有分寸等品质。恭谨谦让是一种性格特点,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交场合下维持某种行为原则,遵守礼仪。

人们的交往文明与其交往的习惯特点有关,它们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对待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给自己留下的最初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印象的产生都受信息不足的限制,即我们还不知道对方“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表面一看;对方看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外貌,包括长相、举止言谈、衣着打扮、发型、口才都会影响人们对他最初的印象。从凭“衣着打扮”做出评价到对其“才智”和内心世界做出评价还相差甚远。如果发现上述最初印象不可靠,应善于及时加以改正。

其次,还要善于不带任何偏见地结交朋友,这是交往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偏见会使人们对一个人的具体性格特点产生错误的认识。

第四,不要把自己的特有爱好和习惯强加给别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信念,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性格和行为是最符合规范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能自觉地经常检查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在生活中,在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维护他人的利益是很必要的。相互关系,甚至与最亲近的人的相互关系之所以遭到破坏往往是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过于认真。应该从小就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对交往文明来说,在交往中传统的表露感情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慰问、友好、感谢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替对方分担忧愁,不过使朋友能领悟到这种感情也是很重要的。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听力文明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你想认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