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病患者带来福音的人

1987-11-01王苏平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12期
关键词:夹板肯尼疗法

王苏平

1911年,一个青年女子在澳大利亚人烟稀少的内陆山区,悄悄地发起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医学革命。她就是著名的小儿麻痹症专家、康复治疗学的创始人、护士长伊丽莎白·肯尼。

在小儿麻痹疫苗问世前,一提及“小儿麻痹”,无数的父母便会“谈虎色变”。肯尼在医疗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肯尼治疗法,为千百万小儿麻痹患者解除了病痛。

1880年,肯尼出生于澳大利亚瓦利艾尔达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她就帮助爱尔兰籍的父亲在农场看护奶牛。13岁那年,她在放牛时摔断了手臂。父亲送她到麦克唐纳医生的诊所接受治疗。在那里她不但治好了手臂,还学到了人体肌肉结构学的基本知识。

步入青春年华,别的姑娘整天梳妆打扮,肯尼却对人体肌肉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自制了一个木头假人,细心揣摩人体各个部位肌肉的功能。她还鼓励体弱多病的弟弟锻炼身体,弟弟在肯尼的帮助下强壮起来。

20岁时,她干起了男人的活——把当地士特产运进城里卖掉,她干得很出色。可是,当她上街时,人们都远远地躲避开了。肯尼后来回忆道:“……因为我不象个女子,我身体强壮,干男人的活。而当时的妇女十分软弱,看到一滴血或一只耗子就会吓得晕过去。”

后来,肯尼开始走门串户,为助产医生做些下手活。因此,她学会了护理和助产技术。一位医生对肯尼的工作极为赞赏,给她出了一份特别“证明”,以证实她胜任护士工作。

1911年6月,澳大利亚正值初冬季节。一天傍晚肯尼骑马来到一户爱尔兰移民的小屋前。一个刚满两岁的女孩蜷缩在床上。肯尼检查了病情,急忙出屋给麦克唐纳医生拍去急电:脊髓灰质炎。当时,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人们对它束手无策。医生的回电:无药可救,请尽量为病人减轻痛苦吧!

肯尼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决定用热敷来消除女孩肌肉的酸痛。她犹如一头绝望的狮子,迅速抓起一条毯子,将它撕成一些长布条,然后浇上滚开的热水。把开水挤干后,她就用烫手、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长布条紧紧裹在孩子痉挛的四肢上。过了一会儿,孩子不再呻吟了,慢慢睡着了。

经过24小时的反复热敷,患儿的肌肉放松了,肯尼将变形的四肢慢慢校正到正常位置。随后,她又帮助患儿积极锻炼,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女孩康复了。

肯尼的这种新奇独特的治疗方法使医学界大为震惊。当时许多著名的矫形外科专家对她的疗法提出指责。他们认为,小儿麻痹是由于病毒侵害肌肉神经,使四肢肌肉“松弛”而变形。因为,必须给患者带上石膏或夹板,把肌肉拉直。肯尼的成功只不过是偶然的巧合。

肯尼据理反驳,她亲眼看到的事实是患者的肌肉绷紧而不是松弛,四肌变形是由于肌肉痉挛造成的。

权威们勃然大怒,他们觉得这个只上过五、六年学的乡下妇女,根本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护士的职称也未经官方正式认可,她的所作所为简直可以说是一种狂妄的行为。1931年,肯尼接受了一位因双脚肌肉萎缩而瘫痪的女患者。经检查,肯尼认为病人的一些神经和肌肉还没全部坏死。她便用冷热浴交叉治疗。三个月后,病人已可用单拐缓缓行走了。随后,她又为许多小儿麻痹患者和脑中风病人作了成功的康复治疗。

1939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组成了一个皇家调查委员会,对肯尼护士大胆创新的疗法进行鉴定。在他们的严格监视下,肯尼使用自己的疗法,为一位三角肌僵死的病人做了治疗,并获得成功。皇家调查委员会证实了肯尼的治疗获得成功,同时专家们一致同意,摈弃石膏夹板疗法,全面推广肯尼康复疗法。

1940年,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的小儿麻痹症猖獗一时。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派肯尼率医疗队赴美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肯尼以她的成功“征服”了美国。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对她的事迹作了大量报道,美国的医生们也纷纷扔掉石膏和夹板,采用了新的疗法。好莱坞将肯尼的事迹搬上了银幕,肯尼头戴皮帽、身着黑缎护士服,犹如圣洁的天使,这就是肯尼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1943年,因患小儿麻痹而残疾的美国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接见了肯尼,赞扬了她的进取精神。为了鼓励肯尼继续为医学作出贡献,美国国会破例向她颁发了第一张全美永久通行证。

1952年11月30日,这位不知疲倦的护士因中风不幸逝世,终年72岁。

猜你喜欢

夹板肯尼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可更换的手表前阀模块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庄家夹板做盘操纵手法
营销死驴
安然的总裁
生命的诗篇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