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表、住宅楼、菜篮子、工资袋的疑问
1987-08-24
小镜头:车站上,一对朋友拿着报纸发感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什么总是低于我自己感觉到的上涨幅度呢?是国家统计失真,还是我的感觉失灵?”
画外音:朋友,这既不是“失真”,也不是“失灵”,这是由于对比基期和选择参照系不同造成的。第一,统计物价指数是以前一年为基数,而许多人的习惯心理只是与“以前”比,有的和1978年以前比,有的与50年代比。例如,北京1988年的物价若与1985年比,其上涨指数是6.6%,但若与1980年比则高达32.7%。第二,统计物价是以全年平均水平计算,而人们的感受往往是变动后的绝对价格。如北京1986年11月1日牛奶价格上升了40%,但按全年平均算,上涨幅度为6.7%。第三,计算物价指数要考虑各种商品的权数,而人们常将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直接等同于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引起错觉。如1986年丝绸上调23.8%,但它只占生活费支出的0.46%,故零售物价总指数只上升0.1%。第四,人们对涨价商品和没涨价商品感受不同。通常人们对副食品涨价感受十分强烈,但对于没涨价的粮食、食油、房租、水、电、公共交通等却认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能从这些方面弄清理顺这个问题的关系,我们就会减少日常生活中感觉的误差。
小镜头:小王和小林结婚两年还没分到房,仍和父母挤在一起住。可是他们的一位同学因父亲有“路子”,居然还未成家就先搬进两间一套的新楼房。他俩既羡慕又气愤。小王对小林说:“这也改革,那也改革,啥时候改革住房制度,咱可能就有‘戏了”。小林对小王一撇嘴:“别作美梦了,难道改革住房制度就能解决分房上的不正之风?”
画外音:还真让小王和小林说着了,这也改革,那也改革,咱们的住房制度同样也要改革。就是要变现行的福利实物分配性为以货币分配收入的商品交换性,就是要调整人们的住房利益。现行的住房体制靠分配,房租低,这就不可避免刺激一部分人过分扩房、占房的欲望。而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很难以规定标准面积等办法来实现合理分房。有些掌握分房权的主管人员,便借此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这些年来,建房很多,有“门子”的人不断“锦上添花”,没“路子”的人却只能“望楼兴叹”。要制止这种不正之风,非从住房制度上改革不行。这就是实行住房商品化:第一步改革低租金,提高租金,在定额标准面积以内给“补贴”,个人不增加支出,超标准部分个人按新租缴钱。第二步:补贴变为工资,居住消费进入货币分配,衣食住行用五项消费都在工资收入中,消费构成均由个人支配调剂,如要多住房或住好房,居住消费上多开支,衣食用行消费就必须减少一点。其实,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起步,象烟台、蚌埠等试点城市,从模拟运转中,已初步给人们树立了新的租金观念。过去在低租金下,多占一套房无非是掏四五元,而在每平方米一元多的新租金下,多占一套房子就要掏数十元,价格机制自然抑制了扩大住房的需求。本来要求扩房的非困难户通常就不再申请要房了;一些搬迁户也不再多争着要房了:原来多占了房的人也在设法调房,大房换小房。再如唐山1985年实行超标加租办法以来,就促使200多户自行换房,大换小,按人口占房,从而使住房占有趋向合理化。由此可见,住宅商品化将从制度上减少甚至杜绝住房上的不正之风。
小镜头:菜市场。一位青年家庭主妇拎着一篮子新鲜菜正与同行的邻居说:“你看看,这点菜8块钱。农贸市场贵,国营菜市场也一点不便宜。这几年,蔬菜改革弄得价格贵了,国家补贴还要增加,真不如不改”
画外音:这方面的确还有些问题,但大城市蔬菜改革还是成功的。首先看看市场,变化很明显,“早、鲜、嫩”代替了“老、大、粗”,淡季不淡,细菜丰富,这是旧体制下办不到的。再看看菜园子,菜田面积扩大,菜农有了劲头,扭转了蔬菜生产衰退的趋势。当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蔬菜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商品,消费弹性小,供给弹性大,受自然条件、城市规模、储运手段等诸因素的制约,加之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适应新体制还需要有个过程,这些都决定了大城市蔬菜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渐进地发展。
消费者希望价格便宜,品种丰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这里也有个两难选择问题:要么品种丰富,价格高;要么价格便宜,品种少。从群众的实际长远利益出发,应该肯定合理的价格上升,又要坚决反对不合理的价格上升,并通过市场管理和检查监督加以解决。为了缓解“两难”的问题,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国家拿出一部分补贴,用以平抑物价,扶持生产。但这种补贴不再是逐年增加,而是逐年减少。1986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补贴比1984年下降了48%。
小镜头:发工资的日子,几个青工从工资袋里掏出钱来,一边蘸着唾沫点票子,一边不住嘴地发牢骚:“整天价地工资改革,不就是长点钱嘛!搞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完没了的。工资是长了几个,可花的时候也觉不出长来,还总象是少了,这是咋回事?”
画外音:工资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大锅饭”的分配体制,真正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可不是单单加几个钱的事。工资改革的设计既要防止消费基金膨胀,还要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套,有时要以其他改革为先决条件,不能孤军深入。所以,工资改革是个较为长期复杂的任务,不是短时期能完成的。
其实,这几年职工的实际工资是上升的,生活也改善了。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看,职工的平均工资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1986年比1978年实际增长51%,8年来平均每年增长5.3%。那么,为什么有一部分人的感受却是另一样呢?这是因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一部分人提高得快些,一部分人提高得慢些,甚至有少数人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例如有些老同志,几十年来工资就没有动过,因此随着物价的上涨,他们的实际工资是下降的,这应当承认。另外有一个心理原因,尽管与自己的过去比,工资是提高的,但横向一比又感觉下降了。例如有的人与在合资企业、大饭店宾馆工作的人比,或与个体户比,总感到同样的工龄,甚至自己的工龄长得多,但收入不如这些人,因而就很恼火。造成这种心理,既有社会分配不合理的新问题,也有长期以来平均主义观念作祟的问题。
编后改革涉及了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改革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为此,人们时时欣喜,又时时苦恼和忧虑,上面四个小镜头就反映了许多人在一些问题上共同的矛盾心理。对于他们的疑问,我们根据中国体改所改革宣传室提供的资料作答,意在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对话。欢迎青年朋友把您及您周围人的各种议论和疑惑,及时告诉我们。来信请寄中国青年杂志社一编室收。“谢谢!(图:董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