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强人的眼泪

1987-08-24卢志高

中国青年 1987年4期
关键词:杨丽方成亚丁

卢志高

郑岚是个别具风采的女记者。

她有种迷人的美。身姿窈窕、矫健,行动起来,象三月的风,静下去,则如一潭清泉水;她知识广博,目光敏锐,能言善辩。她声言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女记者,要成为召唤80年代女性解放的旗手。寒窗4载之后,她如愿以偿!

她被分配到《热潮》杂志社,任编辑兼记者。工作不到两个春秋,她就采写了长篇通讯《“模特儿”厂长的旋律》,赞美了东方服装厂女厂长杨丽在改革中表现的独特个性;她又写出了报告文学《爱情:一名女骄子的选择》,赞颂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宋玉芳把爱情献给了一位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负伤的技术人员。这两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杨丽、宋玉芳成了传诵一时的时代典范。自然,人们也熟悉了作者的名字—郑岚。

然而,郑岚这个名字突然销声匿迹了,与她朝夕相处的人们也见不到那个匆忙的身影。热心的读者纷纷来信,要求尽快解答这位女记者的失踪之谜。于是,我便受托沿着郑岚的足迹追寻而去……

深夜,郑岚回到宿舍,便全身瘫倒在床上,连扭亮台灯的力气都没有。

亚丁本来属于她的,现在却永远属于另一个女子。她清楚,这不是梦,自己刚刚矜持地参加了他的婚礼。在大学时,同学们都说她与亚丁十分般配。她真感谢上帝的恩赐,使她认识了亚丁。

她乐于与亚丁相处,然而,强烈的事业心和记者职业使她失去了常人应有的相处机会。一天,当她采访完东方服装厂女厂长杨丽的事迹后,便迫不及待地朝亚丁住处奔来。“我发现一个好典型,亚丁!”郑岚来不及喘口气,就滔滔不绝地叙述起杨丽的故事:“她的经营方式和行为方式很独特。比如,她常带着厂的青年男女穿着本厂的新款式服装去奔舞会,把舞场变成她厂的时装表演会。你瞧,她想得多绝!”

“如果我是她的男人,准会跟她离婚。”

“你……”郑岚一愣,“那你打算将来找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呢?”

亚丁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典型的东方式贤妻良母。”郑岚不由心头一沉。

一个月后,郑岚又去找亚丁。她一边推门一边快乐地喊着亚丁的名字,“我又发现—”她突然哽住了,房里一位俏丽的姑娘正依偎着亚丁读着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爱情诗。郑岚一切都明白了……

郑岚躺在床上仰望着黑洞洞的房间,觉得世界是这样寂静。亚丁和新娘的身影在她眼前晃来晃去,她努力把他们甩掉了。又有两个人朝她走来,那是漂亮的杨丽和微笑的宋玉芳,在她们身后,是一封封赞美自己文章的读者来信。

郑岚有些激动起来,她翻身坐起,扭亮台灯,找出了这两篇文章。这已成了她的习惯,每当苦恼时,她就从这些文章中,从自己追求的事业里寻找慰藉和力量。她饱蘸着复杂的情感去读,读到激动处,竟忘了这是夜半之时,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

“宋玉芳明白,等待她的将是怎样一位恋人、丈夫:没有健全的躯体,没有发达的思维,更不能过着正常的夫妻生活。然而,宋玉芳选择了,选择了这位具有高度的思想境界的恋人作为终身的伴侣!—这决非是感情的一时冲动,也并非是出于道义上的怜悯,更不是对过去恋人的殉情,而是一位80年代女性对爱情的深沉的思考和升华!”

郑岚激动不已。为事业,为信念,为女同胞,自己付出这样高昂的代价是值得的。月有阴晴圆缺,更何况一个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女性呢!

总编多次催郑岚再采写一篇关于宋玉芳的专访,以作为对宋玉芳事迹宣传的一种呼应。但宋玉芳随丈夫去了大西北后便无音信。郑岚辗转邮路,终于打听到了宋玉芳的消息。但这消息却使她惊愕不已,她似乎听到了宋玉芳含泪的倾诉:

郑岚姐,原谅我没有给你写信。你知道,一到这里我就身不由己了:记者采访,领导接见,四处作报告……忙得不亦乐乎。当我从包围圈冲出来后,却又陷入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之中,使我至今难以自拔。

应该说,我选择方成作为终身伴侣,是经过理智与情感的苦斗的。我和方成过去就是恋人,当我得知他将终身残废时,我万分痛苦,畏缩地脱离了我们的恋爱关系。但我的良心一刻也得不到安宁,方成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不惜血肉之躯,可我连爱情都不愿作出牺牲,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抛弃他,相形之下,我是多么渺小和猥琐。后来,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给他书信一封,以忏悔的心情表露了对他爱的心迹。

但是,怎么也没料想到,我这微不足道的行为被记者们一眼看中,你的文章使我立时成了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的时代典型,鲜花和赞美纷纷向我涌来。开始我很激动,可当我的思想冷却下来,面对周围的一切时,我才蓦然发现,我的选择的重负是我所难以承受的!

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我孤寂地望着方成那扭曲的脸庞,瘫痪的下肢,心里就涌起一阵阵难以名状的痛楚。为了不把愁绪传染给方成,我极力追忆他过去英俊的面容,潇洒的风度,以及他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而,对于只有24岁的我,今后几十年的生活总不能完全依赖于对过去的追忆呀!更何况它产生的强烈反差,越发使人痛苦。于是,我总是尽可能地走出那个令人窒息的小天地—我和方成的房间。从大自然、从社会中去寻求解脱。但是,那郊外的一对对如胶似漆的情侣使我心醉,那一个个充满天伦之乐的家庭更使我心酸……于是,我又缩回到那块小天地。我尽可能培植和方成的情感:向他灌输新知识,给他朗诵爱情诗……一天,他突然流泪了。他哽咽地说:“玉芳,我累了,爱你爱得太累了。”此刻,我才感到,在他心灵深处,比我更痛苦。

既然两个人都觉得“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精神的折磨,还不如早日分手。然而,我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我早已不属于我自己了,而是属于那个“时代典型”。我在社会上价值越大,我个人选择的权利就越小。

那天,我把与方成分手的心事透露给父母,他们立刻跟我反目了。以前他们是那样极力反对我和方成的婚事,甚至以断绝父女关系威胁我。没想到,如今他们又是如此地维护这种婚姻关系。父亲说:“我不能让左邻右舍戳背脊骨,骂我们黑了良心。”我猛然醒悟,一旦我与方成的结合被戴上了“崇高境界”的桂冠,那就只能永远戴下去,不管我是不是名副其实,也不管双方多么痛苦。

单位的领导也听说了这件事。他们甚至怀疑我神经出了毛病。当他们省悟过来是真事时,就向我展开了强烈的思想攻势,轮番找我“谈心”。接着,他们又都检讨对我和方成生活上关心不够,于是,接踵而至的各种关怀都来了,我几乎变成了一个搪瓷娃娃。

真正使我困惑的还是方成。一天,我从外面回家,发现方成昏迷不醒,当我在地下发现了一片安眠药时,才明白了一切,我立即喊来医生进行抢救。

“你这是为什么,方成?”我哭着问。

他迟迟不肯说,后来他才告诉我:“我们俩在一起只能给你带来牺牲。我反正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还不如一死了之,使你解脱出去!”

“不,方成!”我抱着他痛哭起来。

……

郑岚惶惑地呆立着,觉得思绪纷乱如麻。问题出在哪里呢?这里面的是非究竟该怎么看呢?郑岚仔细回忆着采访宋玉芳的过程。她当时完全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之中,只是一味地挖掘宋玉芳的思想境界,却忽略了她脸上闪过的一缕淡淡的忧伤,也没有在意她说的这句话:“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现在想来,牺牲爱情的婚姻能是幸福的吗?文章的发表,社会的赞誉,更把她推出了普通人的行列,为了“典型”的完美,违心地维持着双方都感到痛苦的婚姻。郑岚也想象过宋玉芳和方成一旦分手后的情景,那铺天盖地的道德谴责一定是宋玉芳无法承受的。要么“思想崇高”,要么“黑了良心”,难道事情的是非曲直只能这样吗?郑岚更加惶惑了。

郑岚决定尽一切力量弥补自己的过失。她立即约请杨丽一道,试欲帮助宋玉芳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可是,当她向杨丽讲了宋玉芳的遭遇后,杨丽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我们女人怎么这么苦啊!”

郑岚愕然。“杨丽姐,你这是……”

杨丽哭得更伤心。她解开衣服,那被摧残的肉体坦露出新伤旧痕。随后,杨丽倾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辛酸。

我从未体验到婚姻的幸福,而是过早地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我和丈夫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有什么法子呢,这也是时代造成的。我高中毕业后一直待业,只好跟着父亲学缝纫。后来,街道见我手艺好,就安排到一个街办工厂—东方服装厂。可在人们眼里,街办工厂并不算正式就业,仍然叫待业青年。随着岁月逝去,我早已到了结婚年龄,不得已才嫁给了一个比我大七八岁、有“铁饭碗”的男人,也就是我现在的丈夫。婚后,谈不上幸福也说上痛苦。他还算是能体贴我,只是心胸狭窄了一些,只要我稍加打扮,他的眼睛就发红。那是1982年秋,我们厂由于经营不善,被列入关停并转之列。不到百来口人的工厂亏损近10万元。面对失业的危险,我勇敢地站出来,毛遂自荐当了厂长。转眼间我成了全市闻名的青年改革者。我昼夜奋战,精心设计了十几套新式服装,并聘请了一位副经理负责供销。为了尽快打开销路,我和这位副经理下广州,去天津,奔上海,可是订户寥寥无几。那位副经理十分焦急,提议让我穿上这些新式服装去推销。我犹豫了一下,假如丈夫知道了,他决不原谅我的。可是这一着关系到我们厂的生死存亡,我顾不上这些了,于是买了化妆品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再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嗬,真漂亮,连我自己都不敢认了。当我再去推销服装时,订户争先恐后,不到一个月,我们就签订了15万元的合同。当我欣喜若狂地庆幸这次推销的壮举时,一场摧残我精神和肉体的凄风苦雨朝我扑来。

我还未到家,别有用心的人就绘声绘色地编织了我和那位副经理在外的“桃色事件”。一时间,流言飞语四起,啧啧声、摇头状四处可见。在我回厂那天,我的丈夫还悄悄地跑到火车站钉我的梢,看我与那位副经理有没有眉来眼去的不轨行为。一走进家门,他就狠狠地扇了我两个耳光,并定要我承认在外面有不道德的行为。面对这世俗的偏见和心胸狭隘的丈夫,我纵然使出全身解数也难以解释清楚。从此,我这个单薄的女子白天要承受工作的重压,晚上要忍受丈夫折磨。出于无奈,我辞退了那位业务能力强的副经理,把丈夫调到了自己身边。眼看我快要冲出这艰难的境地,一件意外的事情又使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不知是那位好心的记者,得知我以时装模特儿的方式推销服装,便写了一篇《“模特儿”厂长的风波》的文章,还赞扬了我的丈夫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并详细地描绘了我丈夫不顾社会上对我的飞短流长而去火车站接我的情景。报纸这么一登,我也只好默认了,心想,丈夫也会因此对我好些。可是,他更加变本加厉。“你想用报纸堵住我的嘴,让全市的人都晓得我是王八?”并且利用我不敢张扬出去的心理,对我的摧残更加升级。不久,省电视台来拍我的电视报告剧,剧中特意设计了一组镜头,让我在夜幕降临之后,带着厂青年男女,穿着工厂设计的新款式服装赴舞会,把舞场变成服装表演会、订货会。我不敢拍,他们就动员我的领导开导我,批评我。不得已,我只好硬着头皮去舞场了。可是,我一回到家,他就疯狂地把我全身的衣服扯光,狂喊:“去呀,去跳舞呀!”我再也忍受不了这种侮辱,决意离家而去。可是,当我想到我那可爱的儿子,想到将会对我事业带来的影响,想到社会上的流言飞语和恶意中伤,我犹豫了,我只好把苦涩的泪水深深地吞进心底,而佯装着笑颜面对艰难的人生……

郑岚愤慨至极!悲哀至极!惶惑至极!她怔怔地望着杨丽。

郑岚不相信眼泪!一切在于行动!

整理一下思绪之后,她很快写出《女强人的背后>>的报告文学,呼唤救救女典型。然而,总编辑把郑岚叫到办公室,郑重地说:“如果我们真的公开了杨丽、宋玉芳的复杂情况,那我们将要承受多大压力……”

“我懂了!”郑岚站了起来。正面进攻不行,那好,我就改为侧击。

郑岚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采访,写了一篇文学性的调查报告《一百名女人的心灵自述》。这篇文章在一家文艺刊物部分选登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出乎郑岚意料,一些女性竟然纷纷来信提出忠告,询问她,批评她。尤为使郑岚痛苦和不解的,是那些她曾采访过的女性来信说:“幸福是相对的,现在我们的家庭虽然说不上幸福,但是,我们比起那些大多数重新组合的家庭,要幸福十倍!所以,我们宁愿抱残守缺,决不希望家庭解体,所谓女性的解放。”

——郑岚真的困惑了。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她觉得需要认真思考。

郑岚报考了研究生。

一天,她约请了几位曾采写过的女典型,在她的宿舍里举行了一次向记者职业告别的宴会。她轻轻地站起来,给每个人斟满了酒。

“各位大姐,小妹,过去,我,郑岚,如果给大家造成了痛苦,今天,我就借这杯酒,表示我的深深歉意!”女典型们望着她哭了。郑岚扬了扬头:“别哭,要象我一样,要笑着面对生活,”

郑岚高高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附注:为了尊重主人公的意愿,本文隐去了真名实姓。)

猜你喜欢

杨丽方成亚丁
长发圆心和短发半径
漫画大师方成
——烦心事也能『幽它一默』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乔亚丁国画作品选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A)
王万奇:吃苦耐劳方成大事
赵津摄影作品 稻城亚丁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
水墨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