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的第一部中亚古代史
1987-07-15莫任南
莫任南
《中亚史纲》是我国史学工作者写出的第一部中亚通史。全书近五十万言,从石器时代的中亚写起,一直到十六世纪初期巴布尔的统治结束,系统地论述了中亚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四周各国的关系。
中亚史是一门在国际上很受重视的学问,各国学者多有贡献,以往我国史学家只在研究中国历史触及中亚时,才给予一点注意。间亦有人就中亚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的历史进行探索,而专门的系统研究则由于资料有限,难度较大,几乎无人着手。这种情况与作为中亚近邻的中国的身份实不相称。《中亚史纲》作者王治来教授决心致力于这一事业,三十年来努力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潜心研究,终于有成。
在历史上,中亚东、南、西三面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北面则与草原游牧民族为邻。中亚从古代起,一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入侵的对象,也是东、西各强国争夺的对象。伴随中亚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则是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亚的地理位置使它肩负起沟通东西文明的桥梁作用。西方各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扩张和宗教文化活动常影响到中亚,又通过中亚波及东方各地,反之亦然。本书作者紧紧把握这一特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叙述中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大事件,如王朝的兴替、民族战争、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等,并把它们摆进当时世界历史大势中去,从宏观上进行考察。既重视历史的纵向发展,又注意其横向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纷繁复杂的中亚历史清晰地呈现出来。
本书作者研究中亚历史,除运用汉文文献外,还尽量利用已译成英文、俄文的波斯文、阿拉伯文、粟特文、
讲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不少外国学者单纯强调西方对东方的影响,而忽视、贬低另一面。本书作者则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比如,讲到卡拉苏克文化时,就着重谈到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北方人民迁移到叶尼塞河米努辛斯克盆地一带,不但带去中国文化,而且促使蒙古利亚人种与当地白种人融合,产生过长远的影响。讲到巴泽雷克古墓出土中国丝绸、漆器、铜器时,则援引《穆天子传》等文献记载,详细说明了东西草原商路的开辟和中国文化艺术的西传。东西文化长期交流,互相影响,本书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归纳,采取了忠于史实的科学态度。
本书还注意对具体问题进行微观研究。中亚地名、人名、年代、事件,原来有许多悬案,本书尽可能广泛地参照中西史籍,进行缜密的考辨,弄清了一些问题。比如,唐王朝同大食怛逻斯之战,汉军损失数目,中西记载不同。《旧唐书》记载是三万人,阿拉伯史学家伊本·阿勒·阿西尔则说汉军战死五万,被俘二万。巴尔托里德认为阿西尔的记载夸大了,白寿彝也认为参战汉军不过两万。本书作者则取《通典》卷一八五“高仙芝伐不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的记载,因为杜佑是根据其族子杜环的叙述而说的,杜环曾亲身参加这次战役,其后又经历中亚各地,所说当较为可信。《通典》记载且与阿拉伯史料相符,足证汉军损失七万一说并未夸大。至于那些暂难圆满解决的问题,本书往往择其一说,而于其他各说则一一注明,供治学者参考。史学工作者对历史进行宏观研究,必以微观研究为基础,不把具体史实考证清楚,则宏观上的研究是很难站住脚跟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中西史料互相补充印证,这是一种好的史学研究方法。
本书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大部分篇幅讲中亚各王朝的兴衰更替,各民族之间的征伐,总之是比较偏重于政治和军事,经济文化部分则显得相对薄弱些,典章制度则更少。其次,讲中国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比如说“原产于中国的桃与杏就是在大流士时期传到中亚的”,又如说贵霜“伟大救世主”发行的铜币的含量标准是仿效中国汉朝的,都没有交代立说的依据。
(《中亚史纲》,王治来著,湖南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二月第一版,4.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