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最高境界是“不即不离”
1986-08-20田丰
怎样理解友谊?朋友之间如何相处?这是青年们所关心的话题。田丰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了一些看法,并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青年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切实感受和具体事例各抒己见。
来信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各抒己见”。
——编者
也许有人一看这个题目就会摇头说:既然是朋友,就该坦诚相见,无所保留。“不即不离”不就是有意识地保持一种距离吗?这算什么友谊!我过去也是抱着这种态度的,但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证明了我的幼稚和肤浅。我渐渐悟出了一个真理:不即不离才是友谊长存的秘诀。
我从小就特别看重友谊,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没有几个知心朋友,简直就象活不了似的。外国有两句谚语:“没有朋友,世界就不可爱”,“没有朋友的人,就象树木缺少根基一样”。对此我深有体会。
在中学的时候我就有一帮“铁哥们”。可后来考学的考学,工作的工作,大伙分开了,不在一起了,关系也就慢慢淡了。我想这也许是正常的,再说那时我们年纪都小,不成熟,并不能真正理解友谊的含义。随着我的长大成人,我一定能寻找到真正的友谊。
我终于得到了这样的友谊。那是我当工人后结识的同厂的一个小伙子。我们俩特别谈得来,有时候谈到晚上两三点也毫无困意。我们无话不谈,可以说双方之间没有个人的秘密,包括自己的恋爱经历、感情波澜都向对方和盘托出。如果我外出办事,就把我的宿舍钥匙交给他,他可以随便出入,处理我托办的一切事情,包括替我接电话。别人开玩笑说他是我的“全权代表”。反之也是一样。我经常激动地对他说:“咱俩的友谊就象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那样深厚。人生难得一知己,有了你的友谊,我这辈子满足了。”
我万没想到我们的友谊会破裂。我们彼此太熟悉了,相处时十分随便,说话经常轻一句重一句的,这就造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些小磨擦。开始谁也没在意,时间长了就感到不愉快。终于有一天我们吵起来,他扯着嗓门对我喊:“你又不是我父亲,用不着这么教训我!”从此以后我俩就渐渐疏远,以至很少来往了。
这件事使我伤透了心。庄子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伊朗有句谚语:是所有人的朋友,——对谁也不是朋友。这些我过去并不喜欢的话,现在却打动了我。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刚入文学界时,得到了比他年长十岁的屠格涅夫的帮助和提携。两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托尔斯泰经常住在屠格涅夫家里,两人天天见面,关系十分密切。时间一长,两人性格和思想方面的差异显露出来。后来在一个诗人家里作客时,因争论一个问题,双方措辞失当,礼貌不周,致使友谊破裂,甚至到了要决斗的地步。
两位大文学家的友谊悲剧触动了我。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尽管悲剧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两人平时过分频繁来往,是导致友谊破裂的最重要的原因。选择朋友不象选择爱人那么严格,往往多方面差异很大的人也能成为朋友。如果关系过于密切,就难免发生磨擦,而友谊毕竟不是小两口过日子,吵吵还能和好。一旦翻了脸,就很难再挽回了。
想通了这个道理后,我便改变了作法。我广交朋友,但和谁也不过分亲密,包括几个比较知心的,也一般不涉及对方的思想深处。这就是“不即”。但我们又时常联系,一两个月见一次面,聊起来也十分投机。如果对方有什么困难,还都能互相帮助,这就是“不离”。“不即不离”的优越性就在于各自都保持了完好新鲜的形象,必要的“距离感”使你自然会尊重对方的个性,亲热时不失礼貌,疏远时尚能互助。既能享受到朋友的情谊,又能使友谊长存。这的确是友谊的最高境界。(题图: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