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臧懋循与《元曲选》

1986-07-15柳无忌

读书 1986年9期
关键词:杂剧

柳无忌

最近读到徐朔方著的《元曲选家臧懋循》(戏剧家传论丛书),甚饶兴趣。书中概述臧氏的生平与曲论,《元曲选》的编印与历史贡献,随着提出臧氏系“士大夫兼出版家”。另有《臧懋循年表》与《元代杂剧现存版本一览表》,可供读者参考。

虽是一部六十五页的小书,我读后获益不少。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本书对于臧氏曲论的叙述,甚为简要精确,而且有特见地在戏剧史方面把昆曲勃兴的时代推后至少数十年,以为在臧懋循及其同乡(三吴的太湖周围地区)汤显祖与沈的时代,即万历年间,昆曲的“统治地位还有待确立,或正在确立之中。”(11页)这论点尚待发挥与充实,但对于中国戏剧史作者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二)在《元曲选》的编印一节中,徐朔方为《元曲选》与其他的坊间明刊本及更早的元刊本,扼要地比较其各自优劣之处,并对孙楷第的“独尊元刊本,贬低《元曲选》”(19页)的见解表示抗议,复在下一节《元曲选》的历史贡献内反驳孙氏所谓臧懋循“孟浪”窜改(26页)的说法。(三)在归结《元曲选》的成就时,徐氏给与《元曲选》极高的评价:“三百多年来《元曲选》几乎成为唯一选本兼全集本而为读者所接受,不少人通过它才得以享有元代杂剧的光辉遗产……当时不受重视的书会才人的绝代才华由于《元曲选》的存在而得以青春焕发,千古如新。臧懋循的这一伟大贡献将随着元代杂剧而永世长存。”(36页)这里,我愿意补充一句,元代杂剧的光辉,也因《元曲选》而得以传播西方,在十八、十九世纪英、法人所译剧本,完全根据臧氏这部当时唯一流传海内外的元代戏曲集子,可见其影响之广大久远。

作为本文结束,我在此提出也许徐朔方(及读者)没有见到的一份有关臧懋循的材料,为徐书添些注解。日本昭和三十四年(一九五九)东京讲谈社出版八木泽元撰的《明代剧作家研究》,其中一章专门讨论臧懋循,分“臧懋循传”与“臧懋循的戏曲改订”二大节。这位日本学人在研究臧氏的生活与著述时,工作甚勤,惟因为他没有看到臧氏宗谱——这是徐朔方的一大发现——未能确定臧氏的生、卒年,但所猜测的亦相近似。重要的一点,八木泽元认为臧懋循编刊《元曲选》的期间,是住在杭州西湖僧舍(见《元曲选》前集序)昭庆寺(见臧氏致黄贞父书,有“不佞寓昭庆,凡三得丈书”),并引《钱塘县志》(明聂心汤编)有关昭庆寺的一段记载,以“窥其大略”。对于臧氏在《元曲选》前集序自称“若下里人”与后集序作“下若里人”之互异,八木泽元亦加以说明。从他所述清人恩堂(字广明,一字广平,号怀庭)于《纳书楹曲谱》卷首所写文字,与杨恩寿《词余丛话》内转录“叶广堂谓”的一小段”,我们知道剧评家对臧懋循不满、而称之为“孟浪”者,并非自孙楷第始。关于臧氏编印的其它书籍,八木泽元在日本查得《古诗所》五十六卷,二十册;《唐诗所》四十七卷,三十二册;《季汉书》六十卷,十二册;《兵垣》四编,五册(以上各书均明版,内阁文库藏);《元史记事本末》四卷,四册(明版,吉川幸次郎藏)。至于这些珍本书籍在国内是否亦有保存,谅徐朔方先生会指示我们的。同时,我也希望他就近在西子湖边,探访一下万历年间臧懋循寄寓的这座昭庆寺的遗迹,在那里臧氏曾为元代戏剧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美国加州孟乐公园

(《元曲选家臧懋循》,徐朔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第一版,0.40元)

①在这时期,根据《元曲选》以英、法文译出的元人杂剧有《赵氏孤儿》,《老生儿》,《汉宫秋》,《灰阑记》,《梅香》,《合汗衫》,《货郎旦》,《窦娥冤》,共八种。我正在撰写一篇《中国古典戏剧西传记略》,文中将论述之。

②此书有罗锦堂中译本,1966年香港龙门书店印行。

③八木泽元研究的明代剧作家,在臧懋循前有周宪王(朱有),康海,李开先,陈兴郊,梅鼎祚,汤显祖;臧氏后有叶小纨,共八人。

④《明代剧作家研究》,罗锦堂译,473页。

⑤同上,439—440页。减氏在《昙花记》小序中,自称“若下里人”。同上,463页。

⑥“叶怀庭……非难臧晋叔(懋循)的改删,攻击其为‘孟浪汉。”同上,460页。

⑦此处的“叶广堂”(同上,450—451页),系杨恩寿原书印误,八木泽元照录,沿袭其误。杨氏之《词余丛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册,编者改“叶广堂”为“叶广平。”(254,286页,注10)

⑨徐朔方提到“臧氏计划编印的大型书籍,还有上古到先秦的诸史汇刊”(37页),但未能实现。日本藏臧氏所刊《季汉书》(明谢陛撰)与《元史记事本末》(明陈邦瞻撰),其年代却在先秦之后。

猜你喜欢

杂剧
山西新绛县出土金元砖雕的音乐学研究
试析关汉卿杂剧中女性的反抗意识
浅析元代杂剧的女性意识
浅析《女状元辞凰得凤》
瑰丽绚烂的梦境设置
浅析《墙头马上》悲从何来
论朱有燉妓女戏对“贞”的颂扬
清代杂剧的研究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对同名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权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