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音乐的救星——巴赫
1985-11-01
走进教堂
约翰·赛巴斯梯安·巴赫(1685-1750)出生于德国的一座小城——爱森纳赫(现在属民主德国)。他是家中的幼子,从小跟父亲学音乐,10岁时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生活很贫苦,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到街头卖唱糊口。15岁时,巴赫进入吕内堡的圣·米歇尔教堂附属学校当歌手。后来由于声变,巴赫失去了优美的童高音,不能唱歌了,但他并不灰心,而加紧努力学习器乐管风琴。为了学到高超的技巧,巴赫在假期里徒步五十公里,怀揣干粮到汉堡去听著名管风琴家兰肯的演奏。
巴赫十八岁时就成为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从1703年开始,他在阿恩施塔特教堂担任了四年的管风琴师,后来又到米尔豪森和魏玛等地任管风琴师,同时还搞作曲。从此,在德国各地,巴赫的名声大振。当时在德累斯顿宫廷里有一位法国演奏家玛商,他的管风琴演奏水平很高,但十分骄傲。许多德国音乐家对玛商表示不满,决定邀请巴赫到德累斯顿与玛商比赛。比赛会上,巴赫演奏得十分出色,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该轮到玛商上台时,却不见人影。原来他听了巴赫的精采演奏后,自愧不如,便搭乘当天的邮车,离开了德累斯顿。
这次胜利使巴赫有勇气去接任奎登宫廷乐长的职位。这个公国的里奥帕尔德公爵十分爱好音乐,有一支十余人的乐队,巴赫在这里工作了六年,他的许多重要器乐作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巴赫的家庭负担很重,有十几个子女,只有担任更多的工作,才能得以养家糊口。1723年三十八岁的巴赫来到德国的大城市莱比锡。他除担任乐长外,还要兼任莱比锡市的音乐监督和三个教会的音乐指导,并抽出时间作曲,工作极其忙碌。巴赫在莱比锡工作了二十七年,六十五岁时在这里去世。
敲响宗教音乐的丧钟
舒曼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愿意探索一下开辟了创作途径的乐圣,那只有赛巴斯梯安·巴赫。”
二千多年来,音乐发展的大敌是宗教,宗教将音乐俘虏过去,成为自己的奴隶,视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因而中世纪的音乐几乎都是宗教音乐。有些国家虽有民间音乐,但音乐家的地位极低,被上层视为卖唱的乞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巴赫时代。
巴赫虽长期在教堂工作,但他的作品已摆脱了宗教的桎梏,写了不少反映世俗生活的作品,为音乐这门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开辟了道路。后来的海顿、莫扎特是巴赫事业的继承者,他们使音乐这门古老而停滞的艺术焕发了青春,昂首于艺术之林。
永恒的乐曲
巴赫的作品多种多样,有为教会写的宗教音乐,如弥撒曲、赞美歌、受难曲;还有大量的世俗作品,如唱曲、钢琴曲、协奏曲等,最著名的是《马太受难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
《马太受难曲》描写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最后被犹太教当权者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表现形式有合唱、独唱和管弦乐队,类似清唱剧,歌词摘自圣经原文。这部作品虽然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的现实生活。在表现基督受难的同时也表现了人间的苦难和巴赫对人生艰辛的感受。在这部作品中,巴赫还把民间情歌的旋律引进赞美歌的主题。这些大胆的作法引起一些教士的不满,但巴赫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主张。巴赫死后一百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发现了这部作品的原稿,他亲自主持演出《马太受难曲》,引起人们对巴赫的兴趣,出现研究巴赫的热潮,使巴赫在音乐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器乐曲的代表作,它完全是描写世俗生活的,这种协奏曲已很接近十九世纪以后的协奏曲。现在的协奏曲都是以一种乐器主奏,乐队协奏,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巴赫的协奏曲却是多种乐器组成的乐曲,很难用一种乐器标名。这部协奏曲是应勃兰登堡侯爵路易的约请而创作的,是一部富于生活气息的作品,由六套管弦乐曲组成,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部古老的协奏曲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乐曲,仍然活跃在当今世界乐坛上,具有永恒的魅力。
(贾京真摘自《电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