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立意与造境
1985-11-01尹均生
尹均生
立意与造境对散文写作至关紧要,二者密不可分。意为境之魂灵,境为意之华衮,一表一里,互为依附,才成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内心意向同外界情境的有机结合,这种情境融汇的心态通过语言形式的表述,达到思想、情感、形象的高度和谐统一。意境的描写常常使人在情感上产生震颤,在思想上受到启迪从而引起共鸣。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说,意境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精神果实。然而,美好的意境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有情始能立意。
白居易论诗时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宋人张戒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岁寒堂诗话》)散文同诗一样,应以情为报,情动则意生。杨朔谈他的写作经验时说:“你在斗争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快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到这种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朱自清写的《背影》那样动人,首先是他对父亲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对父亲的遭际处境又极为关切,有刻骨铭心之情,才写得出那样令人心酸的父爱,也传达了旧中国小资产者生计的艰辛。情动而意生,获得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主题。鲁迅写出《藤野先生》,也是对老师有着由衷的敬爱之情,先生教书治学的认真,对异国学子的挚爱,惜别时的依依深情,别后未通音讯的愧疚,形成一股强烈的感情冲动,他“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一望见先生的照片,便立刻增加了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气。这也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佐证。
散文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而健康感情的人,对一切事物冷漠,不会燃烧只会冒烟的人是写不来散文的。人生一世,可能是鲜花着锦,阳光灿烂,也会有狂风暴雨、激流险滩。只有充满信心、善于自持并始终热爱生活、面带微笑的人,才能时时萌发新鲜而美好的激情,获取生活的丰厚赐予,找到与时代契合的强音,写出立意深远的散文。法国艺术家罗丹说得好:“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美蕴藏于生活美之中,只有热爱它的人们才能发掘,才能撷取。
二、立意方生真境。
唐代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答庄充书》)近人林琴南也说:“唯能立意,方能造境。境者,意中之境也。”写作散文若不先立意,即使铺采擒文,万紫千红,也难成意境。所以清人王夫之又云:“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意就是通常说的主题思想。善立文意,作者必须有较高阔的视界。一要高瞻远瞩,深察幽微,立于时代的制高点,把握住时代精神;二要有政治敏感,善从日常生活的变动里,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这既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本身的政治素养。有了这些,就能方向正确,立高远之意,树立好的主题。但光有这还不够,还要善于使主题与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个人的深切感受相结合,才能写出真境界。造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意境,才会动人性灵,成为“至境”。“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鲁迅的《秋夜》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两篇意境迥然不同的散文,但由于有真意真景真情,反映了现实,又和生动的自然物象美妙溶合,所以都是含有高超意境的佳作。《秋夜》有感于夜空一样黑暗势力的压抑,又看到后园枣树的挺拔顽强不屈,引起了战斗的激情,要写出对革命战士的赞美。其意既定,于是眼前寻常事物,化为奇丽的图画,夜空、星星、繁霜、夜游的恶鸟构成象征黑暗的幽灵,柔弱的花草象征盼望春天的弱小者,而枣树傲然直立,一面以它的枝杈“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一面它也“做小粉红花的梦”,招呼着“青葱”的春天到来。意在图画中,画中现诗意,诗画“互藏其它”。这样,一幅执着、坚定、顽强战斗的意境便呈现于读者心中,不能不激起情感的共鸣。《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对现实不满,又受到白色恐怖之压力,不得不用曲笔,正因为曲笔,其意就更浓缩。作者以“淡淡的”愁绪写深沉的悲愤,以荷塘夜色中光、色、声、香的描绘,对比荷塘四周被“重重围住”,加上作者此时透露出莫名的孤独,形成一幅和谐中之变奏图,在美景描绘中掺和着伤感,在忧伤情思中透露出抗争,极其微妙地传达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处境、心境、追求和寄托。这是意藏于景的妙笔,是“立意方生真境”之佳作,形成散文中一种难得的境界。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