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研究》浅评
1984-07-15杨锡平
杨锡平
王德春同志去年出版的新著《现代语言学研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种主要问题,反映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全书十个有机组成部分,论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辅助语言学等主要理论问题,对信息处理、机器翻译、语文教学、外语教学等应用领域也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语言学理论研究日益深入,语言学应用领域愈加广泛,社会对语言学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这个时期里,一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语言学研究进展甚微,国内还没有见到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现代语言学的专著。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纵观全书,有下面几个主要特色:
一、作者论述了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和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读者进一步认识语言学作为当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的重要意义。
语言学就语言的本质属性来说属于社会科学,但它在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上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成果对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很大影响。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对古语的构拟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提供了有用的素材;从比较的角度说,它为尔后建立的比较法学、比较文学等提供了研究方法。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影响了众多的学科,哲学、逻辑学、文学中的结构主义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及其建立的语言模式,以及当代工程语言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学、管理学、科学学等现代科学各有其影响。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不断出现新的边缘科学。语言学也是这样,它同一系列科学相互影响,形成了语言学的边缘科学。例如,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生产的高度自动化,要求语言学协助解决机器翻译、信息传递、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问题,语言学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强不同语言的对比研究,语言形式化和语言模式化的研究,用精密的方法分析语言,于是同数理科学和电子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而形成工程语言学。又如,语言学为了研究儿童言语的发展、失语症的治疗、聋哑人的语言教学、本族语和外语教学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人的言语机制,于是同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相结合形成了心理语言学。再如,现代社会交际日益广泛,为了提高言语的交际效果,语言学要加深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研究各种语言变体与言语规律,以便帮助制订语言政策,预测语言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于是同社会学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语言学。
本书作者经过深入研究,对当代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语言学在同时研究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的基础上将向社会语言学、工程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三个方面的纵深发展,引起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语言学理论应用的广泛化,从而使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和突出。
二、对言语规律进行探索,开辟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
早在本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正确地区分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这两个重要概念。但他在区别之后只把语言体系作为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把言语排斥于语言学之外。这样做就忽视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忽视了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使语言学显得异常贫乏。索绪尔语言理论上的缺陷给结构主义语言学打下了烙印。他们只研究语言结构,不研究言语规律;在语言教学上结构法常用的句型教学,只教语言结构,脱离言语环境,影响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举例来说,当接待外宾时,一只茶杯不慎落地,如果学生脱口背出:Thetea-cup is being broken by me.(这只茶杯正在被我打破着呢!)这样一句话,就会引人发笑,因为这个句子虽然语法正确,语义清楚,但同言语环境不相适应。当茶杯落地时,一般只说:I am sorry!(对不起!)等话。再如,有的教科书让学生大背:I ama man,my wife is a woman.(我是一个男人,我的妻子是一个女人)这类不提供任何信息的句子,也是由于没有考虑实际的言语环境,违背了言语规律。
我国语言学界从六十年代初就展开了语言和言语问题的学术讨论,但当时停留在要不要区分、如何区分的水平,缺少深入研究。本书作者在六十年代初发表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学术研究》一九六四年第五期)、《语言学的新对象和新学科》(《文汇报》一九六二年三月一日)等有关文章中就明确提出言语环境、言语规律的论点。六十年代中叶以后,社会语言学、功能结构语言学、语用学和话语语言学陆续在我国开始研究,谈论上述问题的人就多了。
作者明确指出,语言学的任务不仅要研究语言体系的规律,也要研究言语规律(使用语言的规律)。使用语言要正确选择和组织语言体系的成分,必须遵守词汇、语法,语音和语义的现行规范,即遵守语言规律;但为了最恰当地使用语言,还得遵守言语规律。
人们总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语言,即使大家同样严格遵守语言规范,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也有不同特点。怎样选词造句,用什么方式交流思想,怎样提高表达效果,个人使用语言有什么特点等等,都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就是言语规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与言语环境相适应的规律,2.选择语言成分组成话语的规律,3.与言语目的和交际任务相适应的规律。例如,言语环境对使用语言所起的约束作用,就是应该遵守的言语规律,举例来说,在饭店吃饭想要点水喝,如果对服务员说什么“兹因口渴,亟需沸水若干,尚祈照发”这样的公文程式,就显得不伦不类;学校里更改作息时间表,如果说什么“节令的车轮又驰向金黄色的深秋”之类文艺口吻,也显得格格不入,尽管这些说法并不违背语言规律。再如,选择语言成分组织话语也需遵守言语规律。俄语第二人称代词“Tы”(你)和“Bы”(您)在语法和语义上都可指单数第二人称,但究竟用那一个词则要受言语规律的制约。在正式场合,公文来往时,一般用“Bы,对教师一般称“Bы”。但在家庭成员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一般不用“Bы”,而用“Tы”。由“Bы”转到“Tы”往往是关系亲近,感情增进的标志。反之,如果有一对恋人,忽然一反常态,互称起“Bы”来,这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感情已大大疏远,甚至有破裂的危险。这些例子说明使用语言不可能离开特定的言语环境,不可能不选择语言成分组成话语,更不可能离开交际任务。所以,与之有关的言语规律是任何使用语言的人所必须遵守的。
三、语言学专著一般都比较深奥,读起来大有“费脑瘦肤”之感。但本书作者善于把复杂难懂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例如工程语言学是一个相当深奥的课题,它用工程的方法重点研究语言的结构体系,同数学、物理学、数理逻辑、电子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紧密结合,解决机器翻译、情报自动检索、人机对话等问题。从工程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语言是用自然的方式形式化了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由有限要素和规则产生无限话语的装置。为了让机器识别语言,必须用精密科学的方法把语言形式化,包括语法形式化和语义形式化。当前最突出的是语义形式化问题。
什么叫语义形式化?怎样实现语义形式化呢?本书作者举了俄语中八个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1.отeΠ(父)2.матъ(母)3.cын(子)4.дoчъ(女)5.дядя(叔、伯等)6.тётя(婶、姨等)7.плeмянник(侄,外甥)8.плeмянница(侄女,外甥女),用义素分析的方法,通过“ABC”三个字母和一个“-”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语义形式化问题。
上述八个名词的词义各不相同,但把它们加以对比,发现1、3、5、7四词具有共同的涵义——男性,与表示女性的2、4、6、8四词对比有一个义素“性别”。现以A表示男性,
这就使语义形式化,代码化,使机器能够识别和处理。八个对象只用三个形式标志,而标志组合互不重复。一部语言学专著,能写得如此深入浅出,是难得的。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作者关于“语言与言语的矛盾是外语教学过程的根本矛盾”这一问题的分析。
外语教学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过程,各种矛盾的斗争和互相作用推动外语教学过程的发展。在各种矛盾中语言(语言体系)和言语(使用语言)的矛盾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它规定和影响外语教学的其他矛盾。因此正确理解和科学地处理语言和言语的辩证关系,是安排外语教学过程的关键,这个问题是外语教学论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用所学外语进行社会交际,因此在语言和言语这一对矛盾中,言语通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在外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语言通常是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多数情况下掌握语言体系应服从于使用语言。但当由于对语言体系掌握不够而妨碍言语交际时,语言体系就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外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另外,掌握外语体系不仅为了使用外语,而且也为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外语现象,以便更好地从事各项外语工作。因此,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方面,在外语教学中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可偏废。
怎样才算科学地处理语言和言语这一矛盾呢?这就是:学习外语中要在言语中自觉地、逐步地掌握语言体系,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概括说来,外语教学过程,除了学会简单的言语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语音、语法规则和一定数量的单词。然后,借助这些已知的语言现象,再学比较复杂的言语,与此同时又学习新的语言现象,再用之来学习更为复杂的言语。如此循环往复,相互推进,共同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学生既能逐步学会使用外语,又能逐步掌握外语体系,使外语言语成为自觉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活动。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的外语能力分为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外语思维和外语语感是外语能力的最高表现,它是学习语言的最后成果,也是语言和言语高度统一的结果。
这种论述对于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都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是外语教师,更可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
(《现代语言学研究》,王德春著,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第一版,1.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