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视力和合理使用视力

1983-12-30姚剑琴

祝您健康 1983年5期
关键词:闭目一题书本

姚剑琴

近视是中小学生最易发生的一种眼病。好发时期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初中毕业,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多,近视的程度也逐渐加深。有的不过周年半载忽然增加一、二百度,使家长大吃一惊而感到十分焦虑。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近视的成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获得的。与照明、视姿、营养状况、眼的保护、体育锻炼等都有关系。但是,即使在这些方面比较注意的情况下,有时也难以幸免。这是否与功课的增加、作业的增多有关呢?似乎也不能从这里得到圆满的解释。笔者曾从79、81届大学招考时的体检情况中发现,成绩优良的前三名共六人中,只有一人因平时喜欢卧姿(且经常一侧卧位)看书,一眼裸眼视力为0.9,另一眼裸眼视力为0.08,其余五人裸眼视力均在1.2左右。裸眼视力在0.5左右的多为中等成绩。据调查,在同一个年级中,成绩优良者未必都近视,成绩低劣者也未必都不近视,尤其中等成绩近视发病率较高。如果对此现象细心研究,则发现与个人能否节约视力和合理使用视力有密切的关系。

一、如何节约视力?一言以蔽之,多用脑,少用眼。如背诵英语单词,忌与书本保持固定的距离,目不转睛地持久对视书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读,这样容易导致视力疲劳。较好的方法是持书站立定心对一个词看一遍,记住这个词是几个什么字母、排列次序、译意,然后不看书,走动着(因走动时要视远一些距离)背诵多遍,直至背熟。这样每背熟一个词,视近只有一次,需时很短暂,眼肌也不疲劳。

背诵课文时。先细看一句并记住,然后不看书。走动着边读边思考这旬课文的含义,读熟后,再依法读第二句、第三句,然后把三句连背。连背时,如有怀疑背错的地方,可站住看书校正,直到熟记第一个三句,再背第二个三句……如此读完一段,再仿照连句背法背下一段,最后连背全文。这种读书的方法事半功倍,大凡成绩优秀而又视力正常者,几乎都有此诀窍。

其他需要熟记的功课,均可先拟出要背诵熟记的段落,依法背诵,则节约视力更多。

作数学、物理等习题时,先逐字逐句看清题目及其含义、已知与未知条件、已知与未知条件的相互关系,然后不看书,思考解题步骤和演算方法,思考时视线可注意远方或闭目,想好后一气解完,再思考是否解的正确(又一次视力休息),最后审查一遍。这样一题一题地解下去,既完成了作业,视力也不感疲劳。

要坚决防止伏案埋头,目不转睛,不停地写不停:地算,并始终等距离地对视着稿纸、作业本,这是最浪费视力的解题方法;万一解错又接着那样演算第二遍、第三遍……结果弄得头昏眼花,收效甚微。

二、如何合理使用视力?视力不可不用,不可过用,要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视力,即;视近、视远相互交错,且要适时闭目。也就是说看一会儿近物(如看书读报、做作业)后,要看一看远物。这样可以调节眼的屈光肌,避免过度紧张而痉挛,以致造成假性近视,更不会导致眼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压力、使眼球变形而成真性近视。适时闭目,即使是“一眨”,也就是视力的保养。一般5至10秒钟眨一下较适宜,有时一眨可延长1~2秒。这样可以视物持久而眼不花。

现在有些青少年,尤其是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近视者,仍不够珍惜自己的眼睛,不但看书,学习不遵照合理使用视力的原则,生活上也是如此。有的走路时,不是挺胸阔步,眼睛平视远眺,而是弓腰俯首,始终目击足前五尺之距,甚或扒饭、夹菜也要眼睁睁地目送到嘴里,似乎不看着就会把饭菜塞到鼻孔里了一样。结果终日保持近视,久而久之,视远模糊,越视越近,最后真的成了近视眼。希望青少年们能注意这个问题,并从今天起就改掉不正确的用眼习惯。

猜你喜欢

闭目一题书本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一题多解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开在书本里的花
【压力来时,闭目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