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艾丽丝·沃克

1983-07-15王逢振

读书 1983年10期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女作家

王逢振

艾丽丝·沃克是第一位获得普立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赢得了一九八三年普立策小说奖和麻萨诸塞大学的名誉学位,一时间,成了美国文学界和新闻界的风云人物。

她还年轻,今年才三十九岁,谁能说她将来不会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呢!正如《哈佛大学当代美国文学导论》中曾说过的,“许多有才华的小说家——鲍勒·马歇尔、阿尔·杨、克里斯丁·亨特、托尼·莫里森、艾丽丝·沃克——当前正在写作,现在不能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地位的高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肯定会有变化的。”①

告诉我艾丽丝·沃克的电话和地址的那位电视记者警告我说:“艾丽丝不愿意让许多人知道她的电话,你最好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直接给艾丽丝打了电话。出乎意料,她热情、友好地告诉我她第二天要去波士顿,等从波士顿回来后马上与我会见。一星期以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我见到了这位我极想见到的作家。

在会见之前,我曾在好几个图书馆借她的小说《紫色》,想再看一遍,但儿乎所有的图书馆都已借出,因此只借到她的《你不能压制一个好女人》(YouCauntkeepaGoodWomanDown)和其他有关的资料。我原以为她是个十分内向的女人,不会轻易谈自己的身世和创作:但见面之后,这位中等身材、圆盘脸、大眼睛、在黑人妇女中颇显秀气的女作家,一开始便谈了她的身世。她说:“我一九四四年生在乔治亚一个农村黑人的家里,家里很穷,在你们中国大概就是农民出身。”当我告诉她我也是出身于农民家庭,并且只比她早生两年时,好象突然我们间的距离就缩短了许多,谈话也更随便了一些。她告诉我,她八岁那年,由于任性出了一次事故,瞎了一只眼睛,当时没钱,后来很久才做了手术。她说,“这件事使我发生了变化,我抛弃了虚荣。你知道,没做手术之前,一只眼瞎了非常难看。因此我开始不再看我自己,而更多地去观察别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那次事故也是件好事,它使我产生了顽强奋斗生存的信念。所以八岁开始,我便在一家杂志上写作。”

她告诉我,她是在相当孤独中成长起来的。她母亲做佣人,天天出去工作,她承担了所有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家务,很少与母亲或别人在一起。她逃避孤独的办法便是读书,她说有许多年她最好的朋友便是《简·爱》,而她的写作便是她艰苦生活的体现。

艾丽丝·沃克说她受伤的眼睛使她赢得了亚特兰大斯比尔曼学院的部分奖学金,后来她又得到另一个奖学金,使她进入了纽约的萨拉·劳伦斯学院。六十年代末,在密西西比州,她遇到一个白人民权事务律师,他们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但十年后他们又离了婚。

在那段时间里,她一直没有停止写作。但她从来没有感到真正的幸福。她说:“在三十岁之前,她经常产生自杀的念头。”她感到生活十分压抑。但是后来,在压抑最严重的时候,她开始奋斗向上。她说,“那些说你必须先低后高的人才会真正向上。这就是当你痛苦的时候,当事情非常严酷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内心的反省。只要你能度过难关,你肯定就会好些。”

艾丽丝·沃克说她非常热爱生活,“我发现我崇拜整个世界。它供养支持我们每一个人。也许听起来有些陈腐,但我真的懂得了我必须照我自己的方式生活。”

在谈到小说《紫色》时,她说她主要想反映的是黑人妇女所受的双重压迫,不仅受白人歧视,也受黑人男人的压迫。她说:“这一点许多黑人作家都不同意,但我坚持认为这是事实。”“小说前半部是我家庭过去的生活事实。西丽是我的老祖母,她生活很苦,十二岁被继父强奸,后来被嫁给一个她连名字都不愿叫的恶心的男人。但她努力挣扎着生存,经历了种种痛苦。后半部分我有意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经过忍受痛苦有了一个较好的结局。我这样做有两个意思。以前,我想向人们展示暴力和其他可能的事情来感动人转变,但有些人并不因看见冷酷、丑恶而懂得生活,所以我决定试验一下写好人经过痛苦生存下来的办法,这是第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是我对老祖母的一种纪念,希望她最后生活得好些(实际生活不是如此)。总起来说后半部是我凭经验想象写的,没有具体生活的蓝图。”

艾丽丝·沃克认为她小说中主人公西丽为幸福而挣扎是非常值得的。她说:“人们不仅为了生存,而且要繁荣,要热爱人生。许多人认为我的书不那么风趣,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你只能写你能写的人物,你只能对那些能听你讲话的人讲话。”她喜欢她书中的人物,而且很愿意谈论他们:“他们是些有勇气的可爱的乡亲。他们是那种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人。他们是那些说要‘互相支持的人。我觉得好象与他们有共同的生活。”

在写作之余,艾丽丝·沃克很喜欢旅行,在各地朗诵诗或讲演,她仍然是女权运动的积极分子。她说她不喜欢用Feminism(女权运动)一词,而认为Womenism(妇女运动)更亲切,更能反映妇女平等的意思。

当我问她她对美国现实主义创作的看法时,她说:“有许多人写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的书可以说全部是现实主义的。书是生活的副产品。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说她的生活无关重要。我不敢说一个坏人能写出一本好书。如果艺术不能使我们更好,那么艺术还有什么用处?”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喜欢用黑人土语,她说:“我喜欢标准的英语。但对那些农村的黑人来说,用土语更有力量,而且有些话无法用标准英语来表达其确切的意思。实际上,这要看人物来决定,《紫色》里仍然有许多地方用的是标准英语。”

艾丽丝·沃克阅读十分广泛,她认为阅读对作家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她说,“我读过丁玲的作品,读过杨沫的作品,也读过七位女作家的小说选。我喜欢中国的小说。中国小说里的女人都有工作,有的当医生,有的当工人,有的当教员,在小说里写他们的工作情况,写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和感情,这些在美国小说里是非常少见的。”她还说,“我喜欢英文版的《易经》,《易经》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思考的方法。我觉得我从《易经》里得到很多东西,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当然,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既不懂也不喜欢。”

艾丽丝·沃克对她即将访问中国非常兴奋,她高兴地说,“六月一日我将同另外九位女作家一起访问中国。我不仅期望与作家会面,也期望能与普通人交谈。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与中国有更多的文化往来。”

一九八三.五.三○于旧金山

①《当代美国文学导论》(一九七九,哈佛大学版)第318页。

猜你喜欢

艾丽丝沃克女作家
未来科幻城
等待三天
燕南飞
快递爱情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一则故事 改变一生
等待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