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史研究的新收获
1983-07-15王凤超
王凤超
方汉奇同志的新著《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专著。
据不确切统计,中国近代报刊大约有七百种,数量大,内容广,这对编写中国近代报刊史来说,如何科学地解决编写体例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从总体结构看,《报刊史》是按照中国近代报刊本身的发展逻辑来描述它的历史。具体叙述每一段报刊史时,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归纳法,即把性质相同的数种报刊,或把某一地区的报刊集中起来叙述,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对于有重大影响的报刊和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宣传战役,《报刊史》则列专节进行详细论述。这样的体例安排既系统全面又有层次,重点突出,兼顾其他,使《报刊史》的结构形成立体感很强的多面体。
《报刊史》的另一特色是史料丰富,写了众多的报人活动,改变了报刊史抽象议论多,不讲史的现状。
例如,对于洋务派分子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争夺《时务报》的斗争:资产阶级报刊发动的拒俄运动和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二次大的宣传战役;轰动中外的苏报案;革命派和改良派报刊之间的大论战等,《报刊史》都作了翔实的论述,并从这些具体历史事实中概括出作者自己的结论。据粗略统计,《报刊史》涉及到的报纸主编、发行人、主笔、主要撰稿人达九百余人,其中为近六十个著名报人写了小传。在对报人进行评介时,作者紧紧抓住报人的新闻活动,从报刊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力戒与其他专门史重复,因此,《报刊史》中的孙中山、鲁迅、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都是以报刊活动家的面目出现的,读来颇有新意。
作者在具体评价报人时,并不只满足于对人物作简单的政治评价,而是力图揭示一个报人是怎样通过其办报活动来实践其政治主张的,其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从社会条件、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诸方面去研究报人,从而总结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作者在人物评价上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不以一时的荣辱定毁誉。对于早期从事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活动的报人,如于右任、戴季陶、胡汉民、汪精卫、陈布雷、冯自由等人都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有些人物,作者还不囿成说,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对林白水的评价,作者肯定了他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所作过的一些有益工作,同时又鲜明地指出,即使在他一生中较光辉的时期“也不是一个好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作者认为,林白水“以讥骂北洋政府的官僚而横遭枪杀,是无辜的,因而得到社会的同情,但是他的立身行事并不足取”。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明的那样,《报刊史》前半部分写得比较简略,没有充分展开,后半部分写得很丰满,因而给人以前轻后重的感觉。在人物评价方面,有些地方略有重复,如关于林白水,上册已介绍过了,下册又重复介绍了一遍,基本意思是一样的。但它毕竟不失为继戈公振先生那部影响深远的《中国报学史》之后的一部力作。它的出版,不但填补了建国后关于近代报刊史研究的一个空白,也为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部重要参考书。
(《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一版,上下册2.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