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文”非“白话”

1983-07-15宦荣卿

读书 1983年12期
关键词:训诂白文黄侃

宦荣卿

吉林人民出版社八三年五月出版的《聊斋志异》注译本,既为注译本,然而却用了《白文<聊斋志异>》这样一个与本书注译之体相乖的名目,是很令人疑惑不解的。

“白文”者,不附加或不包括评点注解的古籍正文之谓也。《朱子全书·易》云:“某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足证“白文”与“训诂”(指注解)自不同科。至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尽管有黄侃之手批,但所经批点的《十三经》却正是没有注疏的白文本,故名《手批白文十三经》自无不当。但如果更名为《白文手批十三经》则大谬不然了。

由此可见这个注译本以《白文<聊斋>》名其书是不够恰当的,适有悖于作者注译之本旨。而究其舛讹的原因,可能在于作者以白话注译《聊斋》,但却误“白文”为“白话”。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别有所指,姑作此种揣测,请识者指正。

猜你喜欢

训诂白文黄侃
拆包裹和挑盖头
黄侃拜师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狠,有时是一种爱
古诗句词语释疑辨义两解
识别教授
“新金融商品教父”跳海:照搬“喜新厌旧”走向绝路
十个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