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与科学美
1983-01-01熊炜
熊 炜
美,是人的一种价值,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科学美,也许在美学上是个新课题,但大有异军崛起之趋势。
艺术美,具有诱人的魅力;科学美,同样具有诱人的魅力。
艺术美和科学美,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事实上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称为相辅相成,也许并不过分。它们同样是建筑在自然美的基础上,也同样应属于社会美的范畴,可称为社会美中的一株并蒂莲。
一幅世界名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谜”一般的微笑,使你迷恋、陶醉;一尊古希腊雕像,如被桂冠为爱和美神的“维纳斯”,使你动情、倾倒;一部感人肺腑的交响乐章,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使你感染、激动,得到启示和鼓舞。这些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奇迹。这就是艺术美。
一项重大发现,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你明智、怡心;一项数学公式的发明,使你欣喜、陶醉;一种理论体系的创造,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使你迷恋、神往。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科学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奇迹,并赋予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科学美。
科学美,也同珍贵的艺术品一样,永存于人类历史的大厦之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举世无双的咏瀑布诗句,超凡飘逸,也是诗人通过丰富而又创造性的想象和情感直觉,所产生的结晶。
著名的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是科学家通过丰富而又创造性的想象和理智的直觉而得到的升华。
有趣的是,李白和牛顿的思维,同样是从地上一下子而飞到了天上,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这个动力,使他们头脑中的生活,被改造,被扩充,直至升华。科学美的创造与艺术美的创造一样,需调动和发挥一切艺术手段,赋予灵感、大胆想象和借助触类旁通的联想。虚构是想象的产物。许多崭新的科学假说,乃至奇妙的幻想,犹如神话一般瑰丽,仙境一般迷人。然而,一旦得到验证,也就成了优美的理论。从事科学和艺术,同样需要有艺术观点和美学鉴赏力;同样需要空间视觉形象;同样需要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花,人们都觉得它美,这和色彩、芳香给予人的视觉和嗅觉上的快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形态、对称,也使人产生美感。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美,讲究整一、和谐,对称、鲜明等美学标准;科学美,讲究统一、和谐、对称、守恒、简单、深远等美学标准,
人们知道,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的,它的结构式是一个六角形的环状结构。
在世界地图上,各国的图形,犬牙交错,极不规则。绘制一幅彩色世界地图,如果单纯为了避免毗邻两国出现色彩的混淆现象,而想当然地滥用色彩,结果它不仅毫无色彩鲜艳的美感,相反地,将会出现一个大“花脸”。而当你使用了“四色原理”,效果则大不相同,不仅消除了毗邻两国出现同一色彩的混淆现象,而且国界分明、绝无杂乱之感。简单的四种颜色,简洁明晰,取得了统一、和谐的艺术效果。
许多几何图形是很美的。被美国前总统卡特赞誉为“庄重而有气魄”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是由誉满全球的传奇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这一杰作的成功,正是由于他充分而巧妙地运用了几何图形,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化的最新技术奇巧地揉和在一起,使其出类拔萃。不同高度和不同几何图形的平台、楼梯、斜坡、廓柱,交错相连,既象是各种巨大的不同几何图形的组合,又使人感到富于变幻。建筑大师不仅在整体上大胆运用了几何图形,为了取得协调和谐,而且在局部上、装饰图案上,都充分运用了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如玻璃窗和铺砌地面的大理石,甚至成千上万个不同平面的天窗玻璃格子,在阳光的投影下折射出斑斓的光彩,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使人感到意味无穷……
我国在本世纪末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彩锦,它激励我们奋发。然而,这种美好图景、情趣、快感,只有不辞劳苦,精心学会运用科学美,才能创造出来!
(罗时金推荐,摘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
(题图:阿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