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反侵略斗争的帷幕

1983-01-01齐益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3期
关键词:侵略者道光鸦片

齐益民

1839年林则徐奉命赴广州,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禁烟抗英,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揭开了我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帷幕。

“春雷歘破零丁穴”

在国内禁烟呼声日高的情况下,1838年11月,清朝统治者道光皇帝宣召力主禁烟的湖广总督林则徐进京。在八天时间里,道光连续同林则徐面谈了八次,共商禁烟大计。不久,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衔,节制广东水师,到广东主持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禁烟派的首领,虽然他素以为官清廉正直、干练务实著称,但他这次肩负的使命却是严峻的。因为禁烟有很大的阻力和艰险。道光支持禁烟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态度并不坚定;外国侵略者对禁烟必然要千方百计地破坏;国内统治阶级中的鸦片贩卖集团、受贿集团也会极力阻挠。对于这一切,林则徐心里是很清楚的,他曾说禁烟如同赴汤蹈火。但是为了“除此巨患”,解除民族的苦难,他毅然表示将个人的生死祸福置之度外。1839年1月8日,林则徐启程南下,离京前夕,他去拜别座师沈维鐈,座师很为他的前程担心。林则徐含着热泪说:“苟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为铲除烟患,他下定了献身的决心!

林则徐离京后,发出传牌,通知沿途:他自雇船轿,住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随员不得索取贿赂。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第二天就张贴告示:不受公馆以外地方的任何供应,不许奸人借名扰累小民,严格限制随员活动,杜绝打点、关照、招摇、泄密等不正之风。表现了他不同于贪官污吏的严肃正派的作风。

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地方官员会商后,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他在赴广州途中就开始掌握鸦片贩子的情况,到广州之后,立即日夜传询行商、散商,召见当地知识分子,征询对禁烟的意见。为了了解外国的种种情况,“知其虚实”,他“日日使人刺探西事”。他还招募译员,主持翻译外国出版的世界历史、地理、法律等著作,及需用的参考材料,并把这些材料附在奏折中上报给道光皇帝。他赞同“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正确主张,一改盲目自大,闭目塞听的态度,成为清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摸清楚了情况以后,林则徐立即采取了两项措施:一、勒令烟贩在三日内把运抵海口、存在趸船上的鸦片全部交出;二、要求外国商人“具结”,保证永远不再贩卖鸦片。否则“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林则徐还郑重地向中外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外商感到林则徐来者不善,与历年禁烟官吏大不相同,不免有些惊恐。他们不敢再施行行贿打点、拖延抵赖的惯伎,答应上缴一千多箱鸦片,以蒙混过关。林则徐看出他们的企图,严加批驳,并下令传讯阻拦缴烟的烟贩首恶颠地。这时,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赶到广州,以英国政府代表的身分,公然和中国政府对抗,破坏禁烟令。林则徐迅速采取断然措施:下令中断中英贸易,截回企图潜逃的英国大烟贩颠地,封锁商馆,切断商馆与海上的交通,派水师在海面巡逻,严密监视外国船只的活动。接着,再次发出告示,敦促外商速缴烟土。告示严正指出:今后中国“不特卖鸦片者要死,吸鸦片者也要死……岂内地之人该死,而尔等独不该死!”义律无计可施,表示愿意缴烟。到5月中,共收缴鸦片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其中有美商的一千多箱)。

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3日,林则徐来到虎门海滩,亲自监督销毁没收来的鸦片,并准许百姓和外国商人参观。虎门海滩,浓烟翻滚。二百三十七万六千多斤鸦片,从6月3日到25日才全部销毁完。虎门销烟,气壮山河,震惊世界。

但是,英国侵略者并不甘心失败,义律的气焰依然十分嚣张。他当众撕毁具结样本,叫嚷:“要命有一条,具结办不到!”还下令禁止英商恢复正常贸易,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林则徐面对侵略者的威胁,没有丝毫退缩。他认真备战,整顿水师,增修工事。仿造欧式战船,购进二百门外国大炮,严加防守。他相信“民心可用”,招募水勇五千人,加以训练;还颁出告示,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进入内河,许人人持刀痛杀”。1839年11月,广东水师七次击退了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林则徐满怀胜利的喜悦,填词一首赠送邓廷桢。词中说: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燃;

沙角高台,乱帆收向天边。”

禁烟斗争的春雷,轰破了鸦片贩子的巢穴,可笑那强盗的嚣张气焰,如今象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沙角炮台高高屹立,侵略者惊慌地逃窜,天边留下了一片乱帆。

“以身许国”,“毁誉不计”

虽然禁烟斗争取得了节节胜利,但是朝廷中的反禁烟集团却放出种种谣言攻击林则徐。林则徐一直主张,要区别正当商人与鸦片贩子,只要英商保证以后不再输入鸦片,也可以恢复正常贸易。可是,愚昧自大的道光皇帝在接到七战七胜的报告后,却下令正式断绝中英贸易关系,使英方找到了采取侵略行动的借口。林则徐的夫人郑淑卿听到种种谣言后,从家乡福建侯官(今福州)给丈夫去信,叮嘱他谨慎从事。林则徐在回信中说:“外间悠悠众口,都谓我激起夷衅,殊不知实出圣躬(指道光)独断。”林则徐无法抗旨,也不能申辩。但他在信中说:“予明知禁烟妨碍奸夷大利,必有困难,而毅然决然不敢稍存畏葸之心者,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除害,自身生死尚且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寥寥数语,掷地有声,表明了林则徐赤诚报国的耿耿忠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郑夫人并非多虑。不久,英国侵略者扩大侵略战争,沿海各省大都对林则徐加强海防的建议毫不在意,侵略者终于攻陷定海、进逼大沽口。色厉内荏的道光皇帝慌了手脚,在侵略者的威迫和投降派的煽惑下,向侵略者投降求和。道光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办林则徐。他在给琦善的密旨中,把责任全推给林则徐,说林“措置失当”,要“重治其罪”。接着,又连下两旨,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林则徐置个人荣辱得失于不顾,利用最后的机会上奏,“密陈夷务不可歇手”,要求到浙江“戴罪”效力。道光却批斥说:“无理,可恶!”“一片胡言”。

琦善到广州后,一反林则徐所为,屈从侵略者的要求,撤除防御设施,终于招致大角、沙角之战的失败。琦善背着朝廷同意出借香港一隅,林则徐虽然身处逆境,仍然抱定“即陷之死地,亦要说个明白”的决心,与琦善抗争。同时说服广东巡抚怡良密奏弹劾琦善出卖香港的罪行,终于扳倒了卖国贼琦善。后来英国侵略者竟用武力强占了香港。林则徐在民族危难的紧急时刻,又一次献出了赤诚爱国之心。

后来,清政府又宣布对英军作战,奕山被派到广东主持战事,林则徐仍被排斥在外。不久奕山战败,林则徐反被当作替罪羊流放到新疆伊犁。林则徐虽然对革职流放无可奈何,说“谪居正是君恩厚”,表现了他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忠君与爱国不可分割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他并没有动摇坚决抗英禁烟的爱国立场。他从西安去伊犁时,曾口占诗一首示家人,诗中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是表示只要对国家有利,不管死活也要去干,决不有祸就避开,有福才迎受。两句诗,十四个字,字字千钧,充分显示了林则徐崇高的爱国情操。

1843年9月,和林则徐一起流放到新疆的邓廷桢先期解除流放入关。林则徐送别之时,赠诗一首,诗中说:“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有谁来评定禁烟斗争的功过是非呢?林则徐有些茫然了。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在林则徐被罢官后,广东的一些爱国士绅和人民群众仍然歌颂他“烟销瘴海”的业绩,赞美他“民沾其惠,夷畏其威”。三元里人民在痛斥英国侵略者的檄文中这样写道:“尔既妄夸厉害,何不敢在林大人任内攻打广东?”这,就是人民对林则徐的崇高评价。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功绩是不朽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侵略者道光鸦片
一道光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不弯腰的习俗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