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学习《文学概论》
1983-01-01梁仲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仲华
《文学概论》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学习其它文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文艺理论课程的基础。它主要讲授的是文学理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它的基本内容是论述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文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文学的体裁、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的风格和流派、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文学的欣赏和批评。当然,这些问题如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作为一门基础课,它不能无限制地扩展,只能在规定的学习课时内概而论之,讲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它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下一定的功夫。但它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肯于钻研,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学有所成。
那么,怎样进行学习呢?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首先明确学习目的,这样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向自己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才能懂得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个目的,否则,就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学习而陷入盲目性。那么,学习《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般的教学大纲是这样规定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努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提高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学习其它文学课程和进一步进行文学理论问题的学习研究打下初步的理论知识基础。
当然,达到这个目的的程度会因个人的基础和努力程度而有差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下列问题是应当注意的:
第一,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理论问题。我们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基本原理的社会科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是文学理论史上最科学的理论,它和一切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文学理论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学习《文学概论》的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阅读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理论家的有关文艺论著,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习其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我们的学习。这一点,现在有些人并不是那么重视的,甚至有些人把马克思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等量齐观,这是错误的。庸俗社会学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它和马克思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不错,我们过去的文学理论教材和理论文章中存在着庸俗社会学的倾向,甚至在今天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应该反对和纠正的。但是,用什么东西来纠正它呢?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用别的什么主义都不行。有人主张用西方现代派的理论来改造我们的文学理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其指导思想不同,它的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就不同。我们的文学理论是要不断丰富发展的,但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会走入歧途。
第二,对文学的基本原理要系统地完整地掌握而不是零碎地割裂的掌握。所谓系统地完整地掌握就是要掌握它的理论思想体系。而严密的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它论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始终的,它对不同的具体问题的论述在观点上是前后联系互相制约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要认真对待文学理论中每一个基本问题,了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意义,了解每个理论问题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联系一定的文学现象和运用一定的基础知识来加以说明。比如,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这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就关系到对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文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文学的发生发展的根源等一系列问题的正确把握。又如,“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能动的反映的产物”,这是论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时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如果对这个观点没有正确理解,就不能正确理解后面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而把文学反映的对象和文学作品的内容混同起来或等同起来,如果是这样,就既不能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也推翻了前面的基本观点。由此可见,对前面论述的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和真正掌握,常常关系到对后面论述的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和真正掌握。同时,《文学概论》是分章分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讲授的,各章各节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各章各节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些问题常常不是在一个地方就能讲清楚而要分别在几个地方讲的,有的问题为了论述的方便和便于掌握,就常常要分开来讲。这就必须把这些分开论述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全面理解它和把握它。比如关于文学的社会性质,它包括文学的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党性、人性,有的教材是分散在有关各章中讲的,我们要全面理解文学的社会性质,就要把各章分别论述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又如关于文学典型的创造问题的理解,需要了解什么是典型、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艺术典型化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教材中是分别在不同的章节中讲的,这就需要自学者自己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的把握。因此,那种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猜题、划重点、投机取巧的办法,不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有人认为出几十道复习题,做出答案,把它背熟,就保准考试过关。我认为这种指导学习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学习这门课程(其实也包括其它课程)的目的的。之所以不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引导人们去融会贯通地理解问题、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引导人们去死记硬背。这种做法常常要吃亏,因为如果考题对不上他背熟的答案,如果考题是着重于理解和联系实际应用的,他就没有主意了。
第三,要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的涵义。论述文学理论问题,离不开概念、推理、判断。如果对基本概念涵义理解得不准确,就会导致理论阐述上的不严密甚至错误。对一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如何概括,概括是否准确,不只是概念本身的问题,而且会在一系列问题上引起连锁反应。在文学理论史上就有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文学理论家,虽然他们用的是同一个概念,但由于对它的涵义解释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思想体系。比如“真实”这个概念,实证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者的解释就各不相同,谁对谁错就要辨别一番,不能囫囵吞枣。当前我国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所发生的争论之中,有些就是因为对基本概念的涵义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当然,文学理论上有些基本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还需要通过争鸣来逐步求得一致的认识。但你总要采取一种看法,经过比较研究采取一种你认为比较合适的解释,而且要一以贯之,不要在这里采取这种解释,在那里又采取另一种解释,造成自相矛盾。一定的概念是对一定现象的概括,概念涵义的准确性在于它的内涵和外延是否概括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概括。比如“典型”这个概念,是文学理论批评中经常被人们所运用的。什么是典型?典型一般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说的,它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说的抓典型这个“典型”的涵义不同。生活中所说的抓典型的“典型”,一般是指代表性,而文学中的典型则不能用代表性来全部概括。文学的典型是文学艺术中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丰富的鲜明的独特个性,表现出来某一类人精神状态的显著共性,又能深刻地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艺术形象。这里有相互联系的三层意思,哪一层意思都不能漏掉,否则就概括不准确。如果典型的涵义搞不清楚,评价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艺术高度就没有正确的标准,或者随便地把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说成是典型,使典型贬值,或者重蹈“一个阶级一个典型”说,导致创作上的概念化、公式化、雷同化、类型化。有的人不重视概念的准确性,不肯切实地弄清概念的涵义,只是一知半解就了事,这在治学态度上是不严谨的。如果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涵义,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规定性,愿意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那理论还有什么可信性呢?还应该注意,文学理论上有些基本概念具有多层次的涵义,这就需要弄清楚各个层次指的是什么。比如文学形象的典型性,它就包括人物的典型性,环境的典型性,情节的典型性,细节的典型性,感情的典型性等。有些基本概念的涵义有某些相近而又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比如“典型”、“典型性”、“典型化”这三个概念的关系很密切,但各有所指,不可混同。这些概念教材都有解释,只要加以注意,是可以区分清楚的。怎样准确地把握基本概念的涵义呢?不是靠死记死背,而是要联系文学现象来分析、理解。
第四,对基础知识要融会贯通,对基本理论要注意运用。基本知识要在用中才能融会贯通。理论的意义在于运用,在于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也是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受到检验并得到丰富发展的。因此,在学习《文学概论》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系统掌握,又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的学习。因为教材的观点,未必都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教材一经出版就成为相对稳定的东西了,新的理论成果在教材中就看不到。所以,要经常关心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从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要培养独立思考,不断探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良学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欣赏、分析、评论作品的能力。但应当指出,分析作品的能力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并不完全相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消化、理解、巩固的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不断实践锻炼、逐步提高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基础,谈不上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知识越丰富越好。但不加强实践锻炼,天桥把式,既谈不上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更谈不上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不忽视前者的条件下,后者更为重要。同时还应该指出,分析作品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单靠《文学概论》一门课程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生活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文学史知识等等),它需要和学习其它课程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摘自《自学》1983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