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与三苏坟

1983-01-01陈显泗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1期
关键词:郏县汴京苏洵

陈显泗

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三苏坟”(在河南郏县)。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三苏是四川眉山人。死后,却葬在河南郏县,原因何在呢?这件事,同苏轼坎坷的一生有关。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十一岁的苏轼考取进士,做了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行“熙宁变法”时,苏轼刚从老家服完父丧回到京城。虽然他也发出过革新弊政的呼吁,但此时的京城的政治漩涡却把他卷到了新法的反对者那一边去。他在汴京无法再呆下去,只好请求外调,先后做过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罢相,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变得更加激烈。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从苏轼的诗中挑出一些讥刺新政的句子,加以弹劾,一手制造了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险些丧命,后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汝州治所在今临汝县,郏县隶属于汝州。苏轼来到此地,对这里的山水极为赞赏。两座细长小山,东西对峙,在苏轼眼里,这里的嵩山同家乡的峨嵋山颇为相似,故以“小峨嵋山”相称。苏轼酷爱这里的山水他嘱咐苏辙,死后就把他安葬在这里。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从汝州团练副使任上召回汴京,但对司马光等人的倒行逆施也看不惯,气愤地骂他是“司马牛”。这使他在旧党中也无法容身,又请求外调。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再次上台。“元祐党人”遭到报复,苏轼也因此受到迫害,官一贬再贬,最后到了遥远的儋州(今海南岛)。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在北归的路上,不幸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得暴病死于常州毗陵。死后,被葬在郏城县(即今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苏辙和苏轼曾一起赴京应试,两人又同时考取进士。他曾同其妻史氏相约,死后葬于其兄所葬的地方。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于许昌,后人遵其遗言葬于汝州上瑞里。因此,《郏县志》载:“郏县苏文忠(轼)、文定(辙)二公墓。文忠卒常州,尝爱郏之山,移葬此。后文定亦葬焉。”

四川眉山县柳沟有苏洵及程氏合葬墓,旁边还有苏轼原配王氏墓。郏县也有苏洵墓,究竟哪一处是真墓,哪一处是假坟呢?从苏轼墓志及大量的文献记载看,苏询虽于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逝世于河南汴京,但却葬于四川眉山老家。据《三苏祠》记载:“至正间,县尹杨允因谒庙而创寺焉。谓两公之学,突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茔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盖未始相远。且墓必有祠,而两公之宜祀,当推本攸,自遂置老泉衣冠瘗诸两公冢右,而肖三像,各设神主,祠内父子列侍焉”。由此可见,至正年间郏县尹杨允谒庙创寺时,祠内只有苏轼、苏辙的墓,是杨允添设了苏洵的衣冠冢,立三苏像,设神主,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

苏轼一生是热爱故乡的,在《游金山寺》诗中,深情地追念着自己的故乡,表现出浓厚的乡情:“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己,有田不归如江水。”但他终未能如愿以偿,还是不得不各处迁移,于是他就把这种浓重的乡土感情寄寓在他所居留的每一个地方,“海南万里真吾乡”、“自意本杭人”、“我本儋耳民”、“不辞长作岭南人”,每到一处,都以当地人自称。也许正是诗人这种开阔的胸怀,使他到了汝州就爱上了这片土地,并决定把它作为自己日后安眠之地。

(显泗推荐,摘自《中州胜迹概览》)

猜你喜欢

郏县汴京苏洵
郏县红牛长成知名品牌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水浒传》中的汴京
东坡梅
《庄家不识勾栏》创作年代与地点新考
苏老泉大器晚成
写好郏县如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