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2-08-28姜威

中国青年 1982年1期
关键词:当心兄妹哥哥

姜威

门前落雪各自扫,

隔墙无情。

隔墙有情,

恰似三月春意浓。

几句拙词,引出一桩非同寻常的事情来。这是发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真人真事儿。

一个隆冬的夜晚,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刺骨寒风扑地扫来。新浦区新生街一条小巷,急匆匆奔出三个年轻人。内中有个姑娘,年方十七八岁,只见她脸蛋急得通红,神色惊惶不安,甩荡着两条小辫儿,“唰唰唰”走得飞快。姑娘一边走一边嘀咕着,那声音低而沉,轻而细,翻来复去地说:

“当心点、当心点,当心点呀!”

走在姑娘身旁的,是个20来岁的小青年。这青年低着头,躬着腰,两只胳膊弯在背后,一不开口,二不答腔,“吭哧吭哧”憋着劲儿直往前走。虽说风雪弥漫,寒气逼人,可他脸上的汗珠儿直往下滚;嘴巴里喷出来的热气如同云雾一般,在路灯的亮光下卷着雪花飞扬飘散……

走了一阵子,跟在小青年身后的一个小家伙忽然喊道:

“哥哥!”

“嗯?”

“停一停,我来背。”

“不!你小,跟着走就是了。”

原来,这三个年轻人,是同胞亲兄妹。哥哥叫潘踊跃,妹妹叫潘华,弟弟叫潘大明。眼下,哥哥潘踊跃背着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老人身上还裹着一床厚厚的棉被。妹妹潘华一面提醒哥哥当心脚底打滑,一面把被子掖一掖,拢一拢。弟弟潘大明拎着一只热水瓶,紧紧跟在身后。

兄妹仨急如星火,顶风冒雪,把病人背到医院。医生忙了好大一阵子,才舒了口气,笑咪咪地望着兄妹仨,关照说:“放心好啦。你们家老爷爷犯的是心脏病,好在你们及时送来治疗,没什么危险了。”

其实,这位老年病人并不是他们的老爷爷,而是他们的邻居。

潘家兄妹的这个邻居,名叫陈学元,50岁那会儿,死了老伴,独生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可怜一去杳无踪影。陈学元无亲无眷,无儿无女,孤单一人过日子。解放后,人民政府安排他在新浦酿化厂做勤杂工,使他生活有了保障。1965年,他已是70岁的人了,组织上让他在家养老,按月发给他生活费。孤老人逢人就夸新社会好,共产党好。

常言道:病来似跑马,病去如抽丝。孤老人的病,虽说脱了危险,可是因为年迈体弱,一时半会儿很难复原。潘家兄妹从医院把陈爷爷送回茅屋以后,三人利用工余学后的空当儿,轮流为老人煎药、烧饭做菜、泡茶端水、扫地洗衣。

这天中午,潘华提着一包鸡蛋糕,来到孤老人的门前。伸手一推门,门插着,推不动!潘华打了个楞儿,心想:平日里,陈爷爷的房门白天从来不插呀。她连忙朝屋里问道:

“陈爷爷,门怎么插着啦?”

屋里“咔、咔”,发出一阵咳嗽声。过了会儿,只听陈爷爷颤抖着声音说道:“小华,好孩子,你上了半天学,够累的了,快回家吃饭吧。今个我能下床了。饭,我自个做,可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啦。这些日子,多谢你们兄妹……”

潘华站在门外等了老大会儿,不仅房门没有开,屋子里反而连一点动静也听不见了。潘华急忙顺着门缝朝屋里一看,呵!只见陈爷爷一手捂着嘴巴,一手按着胸口,不吱声,歪斜着身子躺倒在火炉旁。潘华见此情形,大吃一惊,赶紧叫来哥哥和弟弟。拨开门闩,又把陈爷爷送进医院。

眼看着孤老人体弱多病,潘华心中暗想:陈爷爷一生辛劳,如今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多么需要有人在跟前照料呀!往后万一有个好歹不能及时发觉,岂不糟了。呢,有啦!倒不如把陈爷爷领到咱家里,让老人家无忧无虑地度过晚年,尽一尽我们的社会义务,该多好哇!

潘华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哥哥和弟弟,哥哥高兴地说:“好!这个主意太好了。”弟弟潘大明笑嘿嘿地说:“一锅抹勺子,天天在一块儿,又方便又热乎,好得很!”

兄妹仨怕父母不同意,商量来个“车轮战”,反复作动员。谁知出乎意料之外,潘华把想法一说,父母二人不仅双双同意,而且马上拾掇房间,给陈爷爷铺了个松松软软的床铺。

1968年3月,潘家兄妹把已经73岁高龄的孤老人陈学元接到自己家里,一日三餐,恭恭敬敬地端到老人的面前。老人望着面前的热汤热饭,只觉得心中暖、鼻子酸,禁不住老泪扑簌簌地往下流。

在那好人受气的年月,潘家三兄妹的义举,招来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非议,说这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居然还有人无中生有地说,潘家兄妹准是想贪绝户头的家产,要不,谁愿弄个病病歪歪的老鬼头在家里敬着!

俗话说:“良言过耳周身暖,恶语钻心彻骨寒。”可潘家兄妹抱定一条宗旨:人,就要有人味儿,绝不能见孤不抚,见老不敬,见难不助,见危不救,做人就是要做雷锋那样的人。

潘家兄妹在谣言非议声中,坚持照料孤独老人。老人眼睛昏花,腿脚不济,平日里只能躺在床上,吃穿皆靠别人料理。冬天来到,潘华和妈妈飞针走线,给老人准备好过冬的棉袄、棉裤和棉鞋;单衣服穿旧了,照老人喜欢的颜色挑选布,做新衣;衣服挂破了,穿脏了,潘华及时地给老人缝缝补补,洗洗浆浆。老人缺牙少齿,嚼不动东西,潘华把馒头切成薄片,放回笼里蒸得稀软,老人一吃,不用费劲就下肚了。平时菜炒得烂烂的,肉煨得粘粘的。老人喜欢吃鱼,潘华除了把鱼烧得有滋有味,还一根一根地把鱼刺剔出来,让老人吃起来顺当。有一回过年,家里炒花生。潘华说:“得让陈爷爷尝尝。”弟弟大明“嗤啦”一笑:“姐姐,你就饶了陈爷爷吧!”潘华也不回话,只见她剥呀,剥呀,剥了小半碗熟花生仁,“哗啦”倒在案板上,用擀杖“咯吱咯吱”碾成面儿,送到陈爷爷面前,轻言细语说道:“陈爷爷,你闻闻,香不?这是花生面儿,你老人家尝尝吧。”

半碗花生一片情啊!孤老人咽一口花生,流两行热泪……

潘家兄妹如此倾心尽意,抚孤敬老十几年,深深被人们传颂。如今潘家兄妹仨,有的娶亲,有的出嫁,孤老人陈学元仍然继续得到潘家很好的照料,可说是枯木逢春,晚秋得爽。在热心人的服侍下,岁数虽已八十有六,仍然活得意畅心欢。正是:

家和家热似炉火院庭暖,

人与人亲如手足情意深!

猜你喜欢

当心兄妹哥哥
哥哥
当心犯错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兄妹卖艺等
当心开车伤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