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莫再做泯灭“童心”的事

1982-08-28陈敬旭

中国青年 1982年1期
关键词:头悬梁向往已久社戏

陈敬旭

只要是面对现实的人,读了《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来自中学生的呼声》和叶老的《我呼吁》,谁能不动心!

我的邻居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学习很用功。去年暑假,亲戚邀她们全家到杭州去玩,父母征询孩子的意见,这个女孩开始很高兴,后来硬是压住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游西湖的“童心”,坚定地表示这次不去,她说要把实现这一愿望的时间推迟到考上大学以后。

有些人把这当作“美谈”,夸赞孩子大有“头悬梁,锥刺骨”的劲头,但我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还有什么比“童心”的泯灭更可悲呢?试想,童年时代的鲁迅,如果不是“钻个空子”痛痛快快到百草园里玩一阵,如果硬是不让他和母亲到皇甫庄外婆家消夏,不让他和闺土、双喜、阿发、老六一公公自然地接触,如果不让他看社戏,不让他听阿长讲“山海经”……一句话,如果鲁迅不是在少年时代广泛地接触社会,那他也很难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个道理理解起来就那么困难吗?

我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教师,正教着高二“提高班”。我们的学生太好了。他们勤奋,刻苦,听话。照理说,作为教师,“集英才而教之”应该是舒心的了;然而,我越来越感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今天却成为达到一种狭隘目标而奔命的“匠师”,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

为了替下一代着想,替我们民族的未来着想,我愿意坚决响应叶老的呼吁,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让同学们从重负中解脱出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头悬梁向往已久社戏
南风吹过
中国成语故事:头悬梁,锥刺股
Chiese Idiom Story: To Study Hard
头悬梁
头悬梁锥刺骨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话说“面试”
“可怕”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