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造力的诀窍
1982-08-28何晓发
何晓发
一、你是好奇心强的人吗?
好奇心每人都有,但强弱程度却因人而异。好奇心越强,发明越容易成功。因此,希望你能精心培育好奇的幼芽。
你遇到新奇的物品时,是否会发生兴趣?比如,当你看到有一种熨斗,头部两侧开有沟槽,你不仅觉得它怪,而且去考虑它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这种好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不出来,再去看说明书上写着:它便于熨平钮扣下的皱纹,这时,你会不会觉得很有意思?
你对报纸、杂志上登的有关发明或新商品,是否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剪报留下来呢?
报纸、杂志举办发明奖或智力测验,你是否积极参加?
哪个地方有技术革新展览会,你有兴趣去参观吗?
二、想到的事情你是否记录下来?
发明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做记录”。
日本卡车司机斋藤经常带着笔记本,凡是想起一个方案,即便想法古怪,也要不漏地记下来。
有一天,他行车中汽油用完了,便向别的车索取汽油。这得用嘴在橡皮管上吸取汽油,是件苦差使,他便把这件事记下来。以后,他反复考虑这个问题,终于想到:如能在橡皮管里面安上一个泵就好了。果然,发明了输送汽油的蛇管泵,还荣获了奖章。他说,这完全是靠做记录而得到的成功。
那么,你的笔记本里记下多少个方案和设想?如果记得不多,或根本不记,你最好
从今天起备一本记事册,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对培养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记住一些心理学家的智慧之言:“猛然想起的好主意很容易被忘掉,所以一定要随时做记录。”“不成熟的方案积累多了,联系起来便有可能产生一个好主意。”
三、别人都向右,你往哪边走?
想法与众不同,容易被别人误解是“性情乖僻”或“脾气别扭”,其实,这可能就是“独特”之处。对于周围事物,如果经常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并且当你从右边考虑而得不到成功时,你就应该向左边着眼。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设想。
螺丝顶部的沟槽如果坏了,螺丝就拧不进,退不出。怎么办?有人想出做成两条沟槽,这就是十字螺丝钉。可是没有十字改锥,拧不动十字螺丝钉。于是人们又进一步把十字沟槽中的一条沟槽打通。
如此看来,没有“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想法,就不能多方面地去思索,是不会有独创的构思出现的。
四、你是否每天都有时间去思考?
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是!”那么这个人在一年之内可能有所成功。可是,许多人却这样回答:“在看到朋友发明取得成功,或在书刊上看到别人搞出一个很好的发明时,我会突然干劲十足地搞上三四天,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把事情忘掉了。等过了些日子,再次看到别的发明时,又心血来潮干那么几天……就这样循环往复。”对这样的人,要想获得什么成功的发明,是很难的。
该怎样使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呢?要因人而异。有人是在每天晚上上床以后,直到睡觉之前考虑方案;也有人在上下班乘车途中想问题;甚至还有人喜欢在沐浴时陶然冥思。但是,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立志发明者,必须善于克服惰性,做到勤于思索。只要持之以恒,就有可能成功。
五、你有亲自动手做的热情吗?
你的好奇心是否在水平线以上?每星期是否能记下两三个主意或方案?你想出来的主意能否有独创之处?为发明所花的时间每周有多少?
可是这还只是起点。要想取得成功,还得看你下一步的热情如何来定。
所谓发明的热情是指除了运用头脑之外,还得运用你的手和脚。以前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己亲手实验一下的热情。
要能自己动手做,这正是发明的出发点,也是衡量一个人对发明的热情程度的尺度。
让咱们都来动手做做看吧!
六、创造能力的自我测定
测试它的方法很多。下面是一种简易方法,你不妨测试一下。你属于哪种情况,请在(1)(2)(3)等各个问题上划圈。
一、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你是
1. 立即作出结论付诸行动……(S)
2. 冷静地从多方面进行考虑…(N)
二、你喜欢
1. 下围棋和象棋……………·(K)
2. 打扑克………………………(S)
三、老师和长者教育你要这样那样之后,你是
1 原封不动地接受……(S)
2. 有些疑问或想法…·(N)
四、1. 你喜欢漫画………(N)
2. 不喜欢漫画………(S)
五、你买东西回来后
1. 总是直接使用……………(S)
2. 常在某个地方稍作改变或加一些什
么东西然后使用…………(N)
六、针对眼前的某件东西(例如烟灰缸)
你能想出它还可以有其他几个新用
途?
1. 三个以上……………………(S)
2 十个以上………………(N)
3. 二十个以上…………………(K)
七、看电视时
1. 喜欢看滑稽有趣的闹剧……(S)
2. 喜欢看事件以及侦探片……(N)
八、1. 喜欢猜谜语和答难题……(K)
2. 喜欢玩弹子…………………(S)
九、刷牙时发现牙出血
1. 怨牙刷不好…………………(S)
2. 担心是牙周炎出脓症………(N)
3. 想法使牙不出血…………(K)
十、当有人向你提出没有用的提案时
1. 告诉他这个提案的缺点与错
误……………………………(S)
2. 看看这里有没有可取之处…(N)
3. 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提案,鼓励他
名提…………………………(K)
(K)多是最好的,(N)多也不错,(S)多就说明创造力差些。不过,上述测试方法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人们彼此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注意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