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锣鼓声”到“交响乐”

1982-08-28张学兵

中国青年 1982年4期
关键词:锣鼓交响乐乐章

前不久,某厂团委看到青年三个一堆四个一群纷纷谈论中科足球赛的战况,便因势利导地组织了一次战局分析预测投票活动,深得青年的欢迎,说这不仅提高体育欣赏的素养和水平,鼓舞了爱国热情,也在繁忙的生产中调节了紧张的神经。但此事也引起了争议,理由是:党政工团四套锣鼓应当一起敲;生产忙,团组织搞其他活动不合适。

四套锣鼓一起敲,是始于五十年代比喻党政工团步调一致的一种形象说法。团组织要适应党的中心开展活动,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工作目标的一致,不等于工作方法的单调和雷同。同是调动青年的生产积极性,行政上从管理入手,团组织则应着眼于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方法又应是多种多样的。团组织的活动,不适合青年的特点,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个厂团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丰富了青年的精神生活,也有益于生产,符合全党建设“两个文明”的“总谱”,敲到了点子上。

当代的许多青年倾倒于交响乐的艺术魅力。一支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不同,但不能各吹各的调,必须服从一个主旋律。也正因为各种乐器既服从主旋律,又各施其长,使整个乐曲或有激人奋起的雄浑,或有委婉动人的细腻,形成一部优美壮丽的乐章。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我们的党政工团工作比作“交响乐”,比“锣鼓声”的比喻更贴切更准确。让各级团组织在党的指挥下,以建设“两个文明”为主旋律,奏出反映时代气息的新乐章吧!张学兵

猜你喜欢

锣鼓交响乐乐章
《魔法交响乐》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邵伯锣鼓小牌子
谱写肌肤新乐章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美妙的交响乐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