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的剖析

1982-07-15刘学煌

读书 1982年12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研究

刘学煌

王亚南的这部书对封建官僚政治做了深刻的剖析

历史上,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真可谓痼疾深重。为什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官僚政治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又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在一个长时期中未得着科学的说明。王亚南同志应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教授的要求,从一九四三年起,用了五年时间,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写出了这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为了让官僚政治这“长久笼罩在观念尘雾中的社会幽灵”的原形显现出来,他搜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参考了众多的中外著述,站在历史的高度,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书中作出了系统说明。这部著作表达的见解自成一家,能给人们以教益。

通观全书,作者紧紧把握住中国的国情,努力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去探索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他坚持“从中国人的角度分析中国问题”,总结归纳出自秦汉起到民国止这两千年内中国官僚政治产生、发展、转化、覆败的运动规律,指出了中国古典官僚政治的三种特性,这就是延续性(时间悠久),包容性(同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种社会文化间的密切协调关系),贯彻性(将中国人的思想和人生观都拘禁在官僚政治的樊笼中)。这样,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从一开始就动员和利用了家族制度、伦理观念、教育思想、宗法习惯等各种社会文化的因素来扩大影响。久而久之,官僚政治的支配作用就“逐渐把它自己造成了一种思想上、生活上的天罗地网”。

作者在本书中,不仅对于封建专制政治卵翼下的封建官僚和官僚作风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而且还用专门章节分析了封建统治下的农民阶层,研究了社会经济生活,揭示了封建官僚统治长期延续的原因。在封建的社会关系中,农民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小生产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只能听凭地主和官吏的摆布,既无权利,也无权利意识,成为被支配、驱使、奴役、榨取的芸芸众生。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僚政治,如同马克思所说,其“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但经济剥削并非农民所受压迫的全部,无形然而更为深重的是,宗法社会组织、封建伦理纲常和儒家政治教条对他们的精神虐杀。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造成广大农民被束缚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这实在是封建官僚政治存在的一大前提。由此不难使人们悟出铲除官僚政治的重要途径。

王亚南同志治学严谨,尽管他对于“在历史上曾引起了不少流弊和祸害”的官僚政治深恶痛绝,但在研究中,始终持冷静、科学的态度。通篇论述条分缕析,脉络清楚,层层深入,步步展开,达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他曾在第一版序言中谈到研究时“格外需要抑制住感情上的冲动”,并指出,“过分渲染一种急待除去的东西的丑恶和过分渲染一种急待实现的东西的美好,也许在宣传上十分必要,但同样会妨碍科学上的认识”。反对官僚主义同样要采取科学态度。从书中的分析可以看到,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不是几声呵责、咒骂就能说明问题的。王亚南同志这种冷静、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对官僚政治的长期研究,使王亚南洞悉了旧中国政治的黑暗内幕,但他对中国的未来并没有丧失信心。早在一九四八年本书第一版中他就乐观地预言:“一个私有财产制不存在的社会,一般生产大众皆有政治发言权的社会,任何一种当作社会体制看的官僚政治形态是决计无法生根的。”事实正是如此。如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早就完成,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领导体制和领导机构的改革,自觉地革除弊端、除尘去垢,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将把官僚主义送进历史的博物馆。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六月重印出版,0.77元)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研究
毛泽东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周恩来:官僚主义是一种病症
中纪委发布一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
公司研究
反对官僚主义永远在路上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官僚主义”画像
为官僚主义画像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